一种火电机组风机进风区降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49226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火电机组风机进风区降阻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遮雨棚至风机入口段风道的空间模型,风机入口段风道的进风口朝上,遮雨棚位于风机入口段风道的进风口上方,遮雨棚与风机入口段风道的进风口之间的间隙形成进风区,在该空间模型中,在进风区位置设定空间计算域,以计算域边界为入口;以风机入口段风道的出风口为出口;S2、基于空间模型,设定多个不同的遮雨棚相对高度H,计算各个遮雨棚相对高度H下的进风区阻力值,得到风机入口风道进风区流场分布;S3、得到遮雨棚相对高度H的临界值Hi,将遮雨棚安装在该临界值Hi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空间模型、CFD数值模拟,获得遮雨棚相对高度的临界值,有效减小进风区阻力。有效减小进风区阻力。有效减小进风区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电机组风机进风区降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火电机组风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电机组风机进风区降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火电机组燃料燃烧需要的空气通过送风机和一次风机送入炉膛,风机是火电机组重要辅机设备。送风机和一次风机入口段通常为一段竖直向下矩形风道,空气经过进风口进入风道,通过风机送入后续风道和设备,在进风口为防止雨水和杂物进入风机,上方设有遮雨棚,典型的风机入口风道模型如图1所示。
[0003]由于火电机组风机进风口结构简单,在矩形入口上方设置一个遮雨棚即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火电机组风机进风口的研究甚少,在进风口的设计上仅考虑了遮雨效果,并未考虑进风口处结构对阻力的影响,遮雨棚的不合理设计将造成巨大阻力和噪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电机组风机进风区降阻方法,以降低遮雨棚与风机入口段之间的进风区阻力。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火电机组风机进风区降阻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0007]S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电机组风机进风区降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遮雨棚至风机入口段风道的空间模型,在该空间模型中:风机入口段风道的进风口朝上,所述遮雨棚位于风机入口段风道的进风口上方,遮雨棚与风机入口段风道的进风口之间的间隙形成进风区,在该空间模型中,在进风区位置设定空间计算域,以计算域边界为入口;以风机入口段风道的出风口为出口;S2、基于空间模型,设定多个不同的遮雨棚相对高度H,通过CFD数值模拟计算各个遮雨棚相对高度H下的进风区阻力值,得到风机入口风道进风区流场分布,相对高度H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公式计算得到:其中,h为遮雨棚下表面与风机入口风道上端部之间的距离,L为风机入口风道特征长度,a为风机入口段风道进风口横截面的长度,b为风机入口段风道进风口横截面的宽度,该横截面与遮雨棚平行;S3、基于风机入口风道进风区流场分布,得到遮雨棚相对高度H的临界值Hi,将遮雨棚安装在该临界值Hi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机组风机进风区降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入口段风道的进风口的横截面、遮雨棚均呈方形,所述遮雨棚的面积大于所述风机入口段风道的进风口的横截面的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电机组风机进风区降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入口段风道的进风口的横截面各边、遮雨棚各边平行,所述风机入口段风道的进风口的横截面一边与与之平行的遮雨棚一边所在的面与遮雨棚所在的面之间形成夹角,该夹角的设计角度与所述遮雨棚位于该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陈敏王小华梅振锋薛晓垒彭小敏俞胜捷刘瑞鹏丁奕文朱晋永姚胜王祝成梁昊王晖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