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微电离子传导技术的离子脉通贴及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160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脉通贴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采用微电离子传导技术的离子脉通贴及生产设备;包括单面胶贴、上PE膜、正负极导电层、印刷电池材料层和下PE膜,所述单面胶贴、上PE膜、正负极导电层、印刷电池材料层和下PE膜从上往下依次复合连接,且所述上PE膜设置在正负极导电层之间将正、负极隔开,所述单面胶贴上开设有能够漏出正负极导电层的贴合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离子脉冲贴对神经性偏头痛,颈型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腰、腿、膝疼痛等缓解疼痛的作用,同时其公开的设备实现了对离子脉通贴的全自动化生产,整个设备不仅结构紧凑,而且生产效率高,实现了对离子脉通贴的高效生产。实现了对离子脉通贴的高效生产。实现了对离子脉通贴的高效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微电离子传导技术的离子脉通贴及生产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脉通贴
,具体公开了一种可采用微电离子传导技术的离子脉通贴及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多年来,国内外已发现许多理化因素、生物制品及相关药物以及各种类型电刺激、磁刺激的应用等。结果证实远端负极电流的直流电场与脉冲电流均有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及受体等物质由于其本身带有较强的正电荷,在电场中被极化后,这些物质向阴极移动并在阴极聚集。但是上述技术应用目前并没有将其应用在穴位贴产品上,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可采用微电离子传导技术的离子脉通贴,以传统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了针灸,艾灸等中医诊疗方法,以高科技生物芯片电子技术为载体,携带人体等负荷脉冲生物电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对周围神经远端负极电流有促进神经修复的作用,使用后达到通经络、活血脉、祛湿通痹的疗效。同时,基于上述技术上设计的离子脉通贴的生产制备受限于现有设备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能够全自动化生产本离子脉通贴的一体化生产设备
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微电离子传导技术的离子脉通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单面胶贴(100)、上PE膜(200)、正负极导电层(300,400)、印刷电池材料层(500)和下PE膜(600),所述单面胶贴(100)、上PE膜(200)、正负极导电层(300,400)、印刷电池材料层(500)和下PE膜(600)从上往下依次复合连接,且所述上PE膜(200)设置在正负极导电层(300,400)之间将正、负极隔开,所述单面胶贴(100)上开设有能够漏出正负极导电层(300,400)的贴合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微电离子传导技术的离子脉通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导电层(300,400)的设置方式为内部圆形正极和外部圆环负极,所述上PE膜(200)为圆环状,且设置在内部圆形正极和外部圆环负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微电离子传导技术的离子脉通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导电层(300,400)的设置方式为内部圆形负极和外部圆环正极,所述上PE膜(200)为圆环状,且设置在内部圆形负极和外部圆环正极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微电离子传导技术的离子脉通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导电层(300,400)的设置方式为半圆形正极和半圆形负极,且半圆形正极和半圆形负极径向对称设置,所述上PE膜(200)为圆形,且开设有嵌入半圆形正极和半圆形负极的两个半圆形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微电离子传导技术的离子脉通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导电层(300,400)的设置方式为矩形正极和矩形负极,且矩形正极和矩形负极径向对称设置,所述上PE膜(200)为长条形,且开设有嵌入矩形正极和矩形负极的两个矩形口。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采用微电离子传导技术的离子脉通贴的生产设备,包括机座(1)、控制开关(2)和复合机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2)设置在机座(1)的前侧面,所述复合机箱(3)设置机座(1)的上表面,所述复合机箱(3)的左右两端面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位于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上方的复合机箱(3)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底膜卸料辊(301)和底膜收卷辊(302),所述底膜卸料辊(301)上设置有PE底膜(303),所述PE底膜(303)从进料口中伸入,再从出料口中伸出后与底膜收卷辊(302)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用微电离子传导技术的离子脉通贴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机箱(3)的上表面左端设置有第一胶液箱(5),所述第一胶液箱(5)上设置有第一胶液泵(6),所述第一胶液泵(6)上连接有伸入复合机箱(3)中的滴胶管(7),且所述滴胶管(7)的下表面间隔开设有多个滴胶孔,位于所述滴胶管(7)的正下方设置有涂胶辊(304),所述涂胶辊(304)的辊身下端与PE底膜(303)相接触,位于所述涂胶辊(304)的右侧复合机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聪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昀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