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稻渔综合种养的田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15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稻渔综合种养的田沟,包括地面、田沟本体,地面的中部固定开有田沟本体,且田沟本体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加固板,加固板的中部固定设置有育苗槽,加固板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种植板;田沟本体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内部两侧胶囊设有底板,两个底板的中部竖向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中部设置有多个卡槽,多个卡槽的中部卡合连接有连接栓,连接栓的一端贯穿连接板。该种适用于稻渔综合种养的田沟,田沟的底部由“凹”字状的加固板作为支撑,连接栓的一端与固定栓相互固定,可保证加固板与田沟本体的内壁相互贴合,且保证加固板的牢固程度,遇到暴雨天气时也可完美的保证整个田沟的稳定性。天气时也可完美的保证整个田沟的稳定性。天气时也可完美的保证整个田沟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稻渔综合种养的田沟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稻渔综合种养的田沟。

技术介绍

[0002]水稻与田鱼、田鸭共生是一种自我平衡的生态系统,这种系统由于没有化学农药的投放,对周遭的生态环境有重大的保护作用,是各国专家锐意要保存的传统农业模式;田鱼田鸭日常于田里畅游,更可以为水稻提供天然肥料、翻松泥土以及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水稻引来的各种昆虫又为田鱼田鸭提供食物。
[0003]目前市面上现有的适用于稻渔综合种养的田沟具有以下不足:下暴雨的情况会导致洪灾冲垮整个田沟,田沟内所种养的稻谷与鱼苗受到一定的危害,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适用于稻渔综合种养的田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适用于稻渔综合种养的田沟,包括地面、田沟本体,所述地面的中部固定开有田沟本体,所述田沟本体呈“凹”字形状,且田沟本体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中部固定设置有育苗槽,所述加固板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种植板;所述田沟本体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两侧胶囊设有底板,两个所述底板的中部竖向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设置有多个卡槽,多个所述卡槽的中部卡合连接有连接栓,所述连接栓的一端贯穿连接板,且连接栓的一端与所述加固板的一侧相互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栓与卡槽的卡合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弹簧,所述连接栓的另一端贯穿所述连接板,且连接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栓。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固板的相对一侧固定设置有防撞板,所述加固板的顶端中部固定设置有弧形板,所述防撞板的四角预设有不锈钢螺栓。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育苗槽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滤板,所述种植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若干种植槽,所述种植板的底端一侧固定设有通孔。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地面高于所述田沟本体的位置,所述田沟本体两侧地面分别呈倾斜设置,且田沟本体的两端预设有防漏网。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固板的两端呈向下倾斜式,且加固板的两端均设有排水槽。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田沟的底部由“凹”字状的加固板作为支撑,加固板的两端均由连接栓贯穿至连接板内所设有的固定板之中,且连接栓与固定板的连接处增设弹簧,连接栓的一端与固定栓相互固定,以上所述可保证加固板与田沟本体的内壁相互贴合,且保证加固板的牢固程度,遇到暴雨天气时也可完美的保证整个田沟的稳定性,亦通过加固板两端倾斜设有的排水槽可进行快速排水,极大限度的保护了田沟内所种养的稻谷与鱼
苗。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3]图1是本技术一种适用于稻渔综合种养的田沟的主体结构立体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一种适用于稻渔综合种养的田沟的主体侧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一种适用于稻渔综合种养的田沟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地面;2、田沟本体;3、加固板;4、种植板;5、弧形板;6、防撞板;7、育苗槽;8、连接板;9、底板;10、固定板;11、弹簧;12、固定栓;13、卡槽;14、连接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实施例: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适用于稻渔综合种养的田沟,包括地面1、田沟本体2,地面1的中部固定开有田沟本体2,田沟本体2呈“凹”字形状,且田沟本体2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加固板3,加固板3的中部固定设置有育苗槽7,加固板3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种植板4;田沟本体2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板8,连接板8的内部两侧胶囊设有底板9,两个底板9的中部竖向连接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的中部设置有多个卡槽13,多个卡槽13的中部卡合连接有连接栓14,连接栓14的一端贯穿连接板8,且连接栓14的一端与加固板3的一侧相互连接,通过连接栓14作为媒介,实现了加固板3与田沟本体2进行连接,大大提高了田沟本体2的牢固程度。
[0019]连接栓14与卡槽13的卡合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弹簧11,连接栓14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板8,且连接栓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栓12,固定栓12可对连接栓14完成固定,且固定栓12位于连接栓14一端的中部,实现了连接栓14的稳定程度。
[0020]加固板3的相对一侧固定设置有防撞板6,加固板3的顶端中部固定设置有弧形板5,防撞板6的四角预设有不锈钢螺栓,防撞板6能够极大限度的保证所养殖的鱼苗不会撞上田沟本体2底部所设有的加固板3上,避免了鱼苗撞击加固板3死亡。
[0021]育苗槽7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滤板,种植板4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若干种植槽,种植板4的底端一侧固定设有通孔,通孔可进行营养液的输送,通过通孔对种植板4上所种植的稻谷进行营养吸收,保证了稻谷的生长速度。
[0022]地面1高于田沟本体2的位置,田沟本体2两侧地面1分别呈倾斜设置,且田沟本体2的两端预设有防漏网,有效的防止田沟本体2内部育苗槽7里养殖的鱼苗跑出。
[0023]加固板3的两端呈向下倾斜式,且加固板3的两端均设有排水槽,排水槽可辅助田沟本体2内堆积的雨水完成快速排出,保证田沟本体2的稳定性。
[0024]工作原理:首先在地面1上挖出适合加固板3尺寸大小的沟槽,且将加固板3与田沟内部相互固定,壳保证田沟本体2的牢固程度。田沟本体2的底部由“凹”字状的加固板3作为支撑,加固板3的两端均由连接栓14贯穿至连接板8内所设有的固定板10之中,且连接栓14与固定板10的连接处增设弹簧11,弹簧11可保持整个加固板3的减震情况。
[0025]连接栓14的一端与固定栓12相互固定,以上所述可保证加固板3与田沟本体2的内壁相互贴合,且保证加固板3的牢固程度,遇到暴雨天气时也可完美的保证整个田沟的稳定性,亦通过加固板3两端倾斜设有的排水槽可进行快速排水,极大限度的保护了田沟内所种养的稻谷与鱼苗。育苗槽7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滤板,种植板4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若干种植槽,种植板4的底端一侧固定设有通孔,通孔可进行营养液的输送,通过通孔对种植板4上所种植的稻谷进行营养吸收,保证了稻谷的生长速度。
[0026]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稻渔综合种养的田沟,包括地面(1)、田沟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的中部固定开有田沟本体(2),所述田沟本体(2)呈“凹”字形状,且田沟本体(2)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加固板(3),所述加固板(3)的中部固定设置有育苗槽(7),所述加固板(3)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种植板(4);所述田沟本体(2)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的内部两侧胶囊设有底板(9),两个所述底板(9)的中部竖向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中部设置有多个卡槽(13),多个所述卡槽(13)的中部卡合连接有连接栓(14),所述连接栓(14)的一端贯穿连接板(8),且连接栓(14)的一端与所述加固板(3)的一侧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稻渔综合种养的田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栓(14)与卡槽(13)的卡合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弹簧(11),所述连接栓(14)的另一端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海俊
申请(专利权)人:怒江鑫泷优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