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体育锻炼后的腿部按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8849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体育锻炼后的腿部按摩装置,包括支撑平台、L形的支撑柱、驱动机构、移动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支撑平台的一侧开设有支撑槽,且支撑槽的上半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腔,支撑槽上半部的内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靠近限位腔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限位板,且两个限位板的外周分别与对应的限位腔的内周滑动连接,且支撑槽下半部的内周设有两组对称的驱动机构,所述支撑平台顶部靠近支撑板的一侧与支撑柱的底端连接,且支撑柱的上半部开设有移动轨道,移动轨道的内周设有移动机构,且移动机构外周的底部与升降机构的顶部连接。该用于体育锻炼后的腿部按摩装置,能够对腿部进行双重按摩处理,提高按摩的效果。提高按摩的效果。提高按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体育锻炼后的腿部按摩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体育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体育锻炼后的腿部按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已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成为国家间外交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体育可分为大众体育、专业体育、学校体育等种类。现阶段,在体育锻炼结束后,尤其是体育特长生在高强度锻炼后,需要对腿部进行按摩,以减轻腿部的不适感,现有的用于体育锻炼后的腿部按摩装置,结构较为单一,导致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对腿部按摩的效果一般。
[0003]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用于体育锻炼后的腿部按摩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体育锻炼后的腿部按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体育锻炼后的腿部按摩装置,包括支撑平台、L形的支撑柱、驱动机构、移动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支撑平台的一侧开设有支撑槽,且支撑槽的上半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腔,支撑槽上半部的内周设有支撑板,且支撑槽下半部的内周设有两组对称的驱动机构,所述支撑平台顶部靠近支撑板的一侧与支撑柱的底端连接,且支撑柱的上半部开设有移动轨道,移动轨道的内周设有移动机构,且移动机构外周的底部与升降机构的顶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凸辊和驱动电机,所述凸辊的中心一体成型有驱动轴,且驱动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支撑槽下半部的内周转动连接,驱动轴的其中一端贯穿支撑平台并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且驱动电机的底座于支撑平台的侧面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丝杆、移动螺母座和移动电机,所述移动丝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移动轨道的内周转动连接,且移动丝杆的外周套设有外周与移动轨道内周相适配的移动螺母座,所述移动丝杆的一端贯穿支撑柱并通过联轴器与移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且移动电机的底座与支撑柱上半部的侧面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伸缩杆、U形的固定板和限位辊,所述伸缩杆顶部的固定端与移动电机的底部连接,且伸缩杆底部的驱动端与固定板的顶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内周设有限位辊,且限位辊的中心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固定
板内周的两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靠近限位腔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限位板,且两个限位板的外周分别与对应的限位腔的内周滑动连接,且两个限位板的底部与对应的限位腔内周的底部之间均设有压簧。
[0010]优选的,所述凸辊的驱动直径与支撑槽的内周相适配,且凸辊的驱动半径与限位腔的内周相适配。
[0011]优选的,所述限位辊的外周一体成型有多个以转轴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按摩凸块。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用于体育锻炼后的腿部按摩装置,通过驱动电机的工作,使输出轴由驱动轴带动凸辊转动,从而使凸辊的凸出部与支撑平台的底部作间歇性接触,同时通过压簧的回复力作用,由限位板带动支撑板做往复移动,从而对置于支撑板顶部的腿部进行振动按摩处理;通过伸缩杆的工作,使驱动端由固定板带动限位辊移动,使限位辊与腿部相接触,同时通过移动电机的工作,使输出轴由移动丝杆带动移动螺母座移动,从而根据腿部的长度带动限位辊作往复移动,并通过限位辊的滚动作用,由按摩凸块对腿部进行滚动按摩处理,提高按摩的效果,该用于体育锻炼后的腿部按摩装置,能够对腿部进行双重按摩处理,提高按摩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0016]图中:1支撑平台、10支撑板、11限位板、2支撑柱、3驱动机构、31凸辊、32驱动电机、4移动机构、41移动丝杆、42移动螺母座、43移动电机、5升降机构、51伸缩杆、52固定板、53限位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8]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用于体育锻炼后的腿部按摩装置,包括支撑平台1、L形的支撑柱2、驱动机构3、移动机构4和升降机构5,所述支撑平台1的一侧开设有支撑槽,且支撑槽的上半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腔,支撑槽上半部的内周设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靠近限位腔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限位板11,且两个限位板11的外周分别与对应的限位腔的内周滑动连接,且两个限位板11的底部与对应的限位腔内周的底部之间均设有压簧,且支撑槽下半部的内周设有两组对称的驱动机构3,所述支撑平台1顶部靠近支撑板10的一侧与支撑柱2的底端连接,且支撑柱2的上半部开设有移动轨道,移动轨道的内周设有移动机构4,且移动机构4外周的底部与升降机构5的顶部连接。
[0019]为了对腿部进行振动按摩处理,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凸辊31和驱动电机32,所述凸辊31的驱动直径与支撑槽的内周相适配,且凸辊31的驱动半径与限位腔的内周相适配,即在支撑板10作往复移动的条件下满足凸辊31的旋转空间,所述凸辊
31的中心一体成型有驱动轴,且驱动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支撑槽下半部的内周转动连接,驱动轴的其中一端贯穿支撑平台1并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32的输出轴连接,且驱动电机32的底座于支撑平台1的侧面连接,驱动电机32可选为SGM7G型伺服电机,通过驱动电机32的工作,使输出轴由驱动轴带动凸辊31转动,从而使凸辊31的凸出部与支撑平台1的底部作间歇性接触,同时通过压簧的回复力作用,由限位板11带动支撑板10做往复移动,从而对置于支撑板10顶部的腿部进行振动按摩处理。
[0020]为了对腿部进行滚动按摩处理,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移动机构4包括移动丝杆41、移动螺母座42和移动电机43,所述移动丝杆41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移动轨道的内周转动连接,且移动丝杆41的外周套设有外周与移动轨道内周相适配的移动螺母座42,所述移动丝杆41的一端贯穿支撑柱2并通过联轴器与移动电机43的输出轴连接,且移动电机43的底座与支撑柱2上半部的侧面连接,移动电机43可选为3IK15A型正反转电机,驱动电机32、移动电机43和伸缩杆51均与外部的驱动电源电性连接;
[0021]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伸缩杆51、U形的固定板52和限位辊53,所述伸缩杆51顶部的固定端与移动电机43的底部连接,且伸缩杆51底部的驱动端与固定板52的顶部连接,伸缩杆51可选为YNT

04型电动伸缩杆,所述固定板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体育锻炼后的腿部按摩装置,包括支撑平台(1)、L形的支撑柱(2)、驱动机构(3)、移动机构(4)和升降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1)的一侧开设有支撑槽,且支撑槽的上半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腔,支撑槽上半部的内周设有支撑板(10),且支撑槽下半部的内周设有两组对称的驱动机构(3),所述支撑平台(1)顶部靠近支撑板(10)的一侧与支撑柱(2)的底端连接,且支撑柱(2)的上半部开设有移动轨道,移动轨道的内周设有移动机构(4),且移动机构(4)外周的底部与升降机构(5)的顶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体育锻炼后的腿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凸辊(31)和驱动电机(32),所述凸辊(31)的中心一体成型有驱动轴,且驱动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支撑槽下半部的内周转动连接,驱动轴的其中一端贯穿支撑平台(1)并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32)的输出轴连接,且驱动电机(32)的底座于支撑平台(1)的侧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体育锻炼后的腿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4)包括移动丝杆(41)、移动螺母座(42)和移动电机(43),所述移动丝杆(41)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移动轨道的内周转动连接,且移动丝杆(41)的外周套设有外周与移动轨道内周相适配的移动螺母座(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友良钟祥钟志洋涂光景郑跃斌白岩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