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云课堂教学方法、装置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云课堂教学
,具体为一种云课堂教学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面对面的课堂教育在某些特殊的时段已转变成云课堂教育,在云课堂教育中需要补光装置对画面亮度进行补光,从而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0003]目前市场大多数的云课堂补光装置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补光装置不能跟随场景的亮度而自行配比,需要手动调节亮度,从而导致使用不便捷,还有补光装置在补光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长时间工作热量堆积容易使得装置过热损坏,或者可以设置有水冷散热装置,但是传统的水冷散热方式需要水循环自行冷却,不能对循环水进行外加的散热操作,使得散热效果不佳,还有当水冷管道漏水时,不能立即检测到并且停止水冷循环,使得可能存在电器进水造成短路现象,以上情形会导致不能跟随场景的亮度而自行配比、手动调节亮度、使用不便捷、热量堆积容易使得装置过热损坏、不能对循环水进行外加的散热操作、散热效果不佳、不能立即检测到并且停止水冷循环和可能存在电器进水造成短路现象的问题。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云课堂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S1、自行亮度调节:1)首先将补光装置与电源相连接,然后补光环(1)发出光亮进行补光。2)由于光敏电阻(32)与补光环(1)为电性连接,使得外部亮度可以控制光敏电阻(32)内的电阻,从而可以对通入补光环(1)内部的电流进行自动调节,使得补光环(1)的可以根据外部亮度对自身亮度自行调节。S2、水循环散热:1)启动气泵(41)产生气流从上向下流动,然后气流通过气道(42)吹向扇叶片(52),使得扇叶片(52)进行转动,由于管道(31)内水循环流动的同时,水流会带动,扇叶杆(36)进行转动,使得扇叶杆(36)带动线圈(35)同步转动。2)线圈(35)在转动的同时在第一磁块(34)的磁场内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感应电流。3)由于线圈(35)与圆盘(53)内设置的电流变体相电性连接,使得圆盘(53)通入足够强的电流从而变成固体,然后带动第一连杆(54)进行转动,使得第一连杆(54)带动第二磁块(55)在循环室(61)内进行左右来回滑动,由于第二磁块(55)与第三磁块(62)相对面的磁极相反,使得第二磁块(55)吸引第三磁块(62)进行同步运动,然后活塞(63)进行水循环工作。S3、外加散热:由于凹槽段(43)比下侧连接圆环管(37)处管径小,根据伯努利原理,凹槽段(43)处管的切面小,空气速度大,而下侧与圆环管(37)连接处的空气速度小,使得圆环管(37)内的气体得以循环流动,从而将水流的热量带动出去。S4、漏水检测与处理:1)水冷循环的管壁破裂时,使得管道(31)的内的压力变小,水流的速度变慢,然后水流带动扇叶杆(36)转动速度变慢,同样的线圈(35)的转动速度变慢,使得其产生的感应电流变弱。2)圆盘(53)内的电流变体没有足够强的电流,变为液体,然后第一连杆(54)停止转动,使得第二磁块(55)停止运动,活塞(63)停止对水进行循环流动,从而防止水循环时,水流流入到电器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