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石坝渗流量的自动观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石坝渗流量的自动观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建国以来,我国共修建了9.8万座大坝,大部分水库修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左右,据统计,1954
‑
2006年,全国各类水库垮坝失事3496座,其中小型水库3370座,占垮坝失事总数的96.4%以上。这些小型水库星罗棋布,面之广、治理难度之大更是不言而喻,且普遍具有建设标准低下,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低,基础资料少等特点,与现代水利工程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要求尚有差距。
[0003]尤其是大部分水库均没有建设完备的安全监测系统,导致无法实时的对水库的运行工况进行监测和预警。而建设了安全监测系统的,大部分水库的渗流量监测由于历史原因,没有实施坝体渗水和大坝表面排水系统的客水分离,导致客水汇入到集渗沟中,引起渗流量监测数据偏大,不能真实的反映石坝的渗流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基于大数据的石坝渗流量的自动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采集装置和远程终端单元(210),所述信息采集装置用于采集以及测量石坝水库的环境数据,并将采集到的环境数据通过电信号传输给所述远程终端单元(210),所述远程终端单元(210)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判断分析,并通过算法和预先设置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石坝坝身渗流量Q;信息采集装置包括量水堰计(240)和雨量计(220),所述量水堰板(110)用于自动测量设于集渗沟(100)的量水堰板(110)的堰上水头H,所述雨量计(220)用于监测石坝实时的降雨量,所述量水堰计(240)和所述雨量计(220)均电连接所述远程终端单元(210);所述远程终端单元(210)的大数据算法步骤为:S1、根据所述量水堰板(110)的形状选择实际测量渗流量Q
测
的计算公式,并将采集到的堰上水头H的数据代入Q
测
的计算公式中计算出Q
测
;S2、若量水堰板(110)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则Q
测
=1.4H
2.5
;S3、若所述量水堰板(110)的形状为梯形,则Q
测
=1.86bH
1.5
,其中b为堰坎的宽度;S4、收集降雨形成的入渗雨量而导致的渗流量Q
P1
的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代入Q
P1
的数据关系经验公式计算出Q
P1
,其中,其中分别为监测日3天内的总降雨量,m1均为降雨数段次数,d
i
均为回归系数;S5、收集降雨形成的坡面径流渗流量Q
P2
的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代入Q
P2
的数据关系经验公式计算出Q
P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云乾,袁明道,史永胜,张旭辉,李培聪,林悦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