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的交指型变截面流道结构的双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8513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的交指型变截面流道结构的双极板,包括相互之间彼此隔开的一个上游进气流场和一个下游出气流场;所述的上游进气流场和下游出气流场,其两个流场为交指型结构流场,流场的流道结构为变截面流道结构。所述两个流场的流道,在沿流道纵向方向深度为波浪形或纵向分段交替的堤坝式三维流道结构;在波浪形(或分段交替的堤坝式)流道的波谷(或梯形底部)处设置有深度为半基高的横向连通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燃料电池的交指型变截面流道结构的双极板,既能够实现气体在流道内产生紊流效应,增大气体在反应面的强制对流效果,同时,能够实现生成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料电池的交指型变截面流道结构的双极板


[0001]本技术属于燃料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的交指型变截面流道结构的双极板。

技术介绍

[0002]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内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因其发电过程中不用燃烧,不受卡诺循环限制,因而具有能量转化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已成为当今世界公认的最理想新能源技术之一。
[0003]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除质子交换膜的水传导率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参数之外,燃料电池双极板作为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之一,其流道结构设计在分配燃料气体(或氧化剂)、导电、导热以及排水等方面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双极板的流道设计直接影响着燃料(或氧化剂)气体的供应是否能够均匀分布以及产物水是否能够顺利排出等。理想的流道结构设计,既能够保证其通过的气体均匀的分布在整个反应区域内,通过气体扩散层,到达催化层以充分发生化学反应,同时,还能够实现将反应产物水通过流道顺利排出至燃料电池之外,以使燃料电池达到一个良好的工作性能。
[0004]在现有技术中的质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的交指型变截面流道结构的双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之间彼此隔开的两个流场,一个为上游进气流场,一个为下游出气流场;所述的两个流场为交指型结构流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的交指型变截面流道结构的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游进气流场和下游出气流场的流道皆为变截面流道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的交指型变截面流道结构的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进气流场的流道沿流道方向为纵向深度梯度不变的波浪形三维流道结构;所述下游出气流场的流道沿流道方向为纵向深度梯度逐渐变小的波浪形三维流道结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的交指型变截面流道结构的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进气流场的流道沿流道方向为纵向深度梯度不变的纵向分段交替的堤坝式三维流道结构;所述下游出气流场的流道沿流道方向为纵向深度梯度逐渐变小的纵向分段交替的堤坝式三维流道结构。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的交指型变截面流道结构的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的横向截面形状为U型、梯形或矩形。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的交指型变截面流道结构的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进气流场的波浪形流道的波谷与所述下游出气流场的波浪形流道的波谷之间设有深度为半基高的横向连通通道。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电池的交指型变截面流道结构的双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羿沣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