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生态缓冲带及其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48450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缓冲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生态缓冲带及其构建方法;生态缓冲带包括设置在河流沿岸的第一缓冲带,设置在第一缓冲带外围与农田连接的第二缓冲带,夹设在第二缓冲带、第一缓冲带之间的第三修复带;构建方法为确定河流覆盖区域的水系边线以及农田等覆盖区域的边线;检测地表径流水质各项数据,结合当地最大降水量数据,计算确定缓冲带准确的延伸宽度;优化设计第三修复带中植被修复块与微生物修复块的分布位置、占地面积比值;铺设植被修复块与微生物修复块;构建第一坡地、第二坡地、滞留带与消能植草沟;本技术方案使缓冲带的综合性能得到大大提升,具有高效截留功能、优良的综合修复的能力。优良的综合修复的能力。优良的综合修复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生态缓冲带及其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缓冲带
,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生态缓冲带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农业面源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河湖50%以上的磷氮污染负荷来自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因此,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是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滨岸缓冲带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N、P、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等,是截留农业面源污染物、改善河道水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同时兼具景观美化、物种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等生态服务功能。在公告号为CN201810609816.2的一种具有复合功效的滨岸生态缓冲带结构专利文件中,其沿农田径流方向依次设置的草本渗透区、灌草净化区、乔草净化区、芦草净化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水质净化、景观美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等具有复合高效功能;公告号为CN201610200331.9的一种河岸带减污方法中,该方法通过多年生植被带与渗滤强化带相结合,建立渗滤强化带以及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截污缓冲带,净化水质。
[0003]但在实际运行中,尤其是以夏秋多雨之际,贯穿缓冲带的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生态缓冲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河流沿岸10~20m内且沿河流流动方向布置的第一缓冲带(1),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带(1)外围与农田连接的第二缓冲带(2),夹设在所述第二缓冲带(2)、第一缓冲带(1)之间的第三修复带(3);所述第一缓冲带(1)包括坡面为30
°
、水平长度为5~10m的第一坡地(10),设置在所述第一坡地(10)上方且坡面为45
°
、水平长度为3~8m的第二坡地(11),以及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坡地(10)、第二坡地(11)连接处的滞留带(12);所述第三修复带(3)包括与所述第二缓冲带(2)连通的拦截滞留区(30),设置在所述拦截滞留区(30)、第二坡地(11)之间的第一修复模块(31)、第二修复模块(32);所述第一修复模块(31)、第二修复模块(32)是面积相同的矩形修复块并且交替分布设置;所述第一修复模块(31)、第二修复模块(32)交替连接处垂直插入阻渗层(33);所述第一修复块(31)的矩形修复块是表层设有乔木、灌木的植被修复块;所述第二修复块(32)的矩形修复块为微生物修复块;所述微生物修复块包括设置在地表的拦截渗滤层(320),铺设在所述拦截渗滤层(320)下层的微生物负载填料(321),设置在所述微生物负载填料(321)下层的导排层(322),以及连接相邻导排层(322)的导排管(323);所述第二缓冲带(2)包括与所述拦截滞留区(30)连通的地表径流拦截沟(20),设置在所述地表径流拦截沟(20)与农田之间的消能植草沟(21);所述消能植草沟(21)包括宽度为3~5m、表面呈波浪状的种植带(210),嵌设在种植带(210)表层的固土尼龙网(211),设置在所述种植带(210)、固土尼龙网(211)上表面的草类植被(2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生态缓冲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坡地(10)上种植有湿地植物;所述湿地植物包括芦苇、香蒲、美人蕉;所述第二坡地(11)由边长为50~80cm的矩形方块(110)组成;所述矩形方块(110)内依次交替设有沿阶草、狗牙根、以及马尼拉;所述滞留带(12)由矩形渗滤区(120)与矩形种植区(121)交替组成;所述矩形渗滤区(120)自上到下依次包括粒径为8~15cm的第一层砾石、粒径为3~8cm的第二层砾石、粒径为0.5~2cm的第三层砾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生态缓冲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渗滤层(320)上层铺设有高度为5~10cm的格栅(324),所述格栅(324)上表面设置有黑麦草、狗牙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生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枫许鹏达邹天森田亚军常明徐亚郭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