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加密方法、门锁系统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8412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加密方法、门锁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使控制端与用户端利用第一用户密码、第一加密信息和第二加密信息进行配对处理,以使控制端和用户端获取第三加密信息,从而使得后续用户端与控制端进行通讯时,利用第二加密信息和第三加密信息对通讯过程进行加密;而控制端在配对处理完成后,会对第三加密信息进行迭代处理,使得第三加密信息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中,而用户端利用第二加密信息和第三加密信息与控制端加密通讯时,会生成第四加密信息并发送给控制端,以使控制端根据第四加密信息更新第三加密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复合加密方法、门锁系统及存储介质,通过动态更新的第三加密信息来进行加密通讯,有利于提高安全性。提高安全性。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加密方法、门锁系统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安全
,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加密方法、门锁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的门锁系统中,通常采用继电器来控制开关锁,即,通过简单的开关量作为开锁信号,以控制开锁。通常,不法分子通过拆除或破坏门禁主机,使开门信号线暴露,就可以将开门信号线短接以实现开锁,因此,传统的门锁系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此外,还存在采用加密方法来传递开锁信号的方案,但是,这种方案也存在被不法分子在短时间内破解完成的可能性,因此,目前的方案仍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导致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复合加密方法,能够提高安全性。
[000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包括上述复合加密方法的门锁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包括上述复合加密方法的存储介质。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复合加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端响应于配对信号,获取并验证第一用户密码是否正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控制端响应于配对信号,获取并验证第一用户密码是否正确,并当所述第一用户密码正确,所述控制端生成并发送包括第一加密信息的配对请求给用户端,以使所述控制端与所述用户端进行配对处理;当所述配对处理完成,所述用户端响应于执行请求,生成第四加密信息,并根据所述第四加密信息和在所述配对处理中产生的第三加密信息生成第四密文,并将所述第四密文发送给所述控制端;所述控制端接收并校验所述第四密文,当所述第四密文校验通过,则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第四加密信息更新所述第三加密信息,并发送执行信号给执行装置,以使所述执行装置动作;当所述配对处理完成,所述控制端对所述第三加密信息进行迭代处理以更新所述第三加密信息并将所述第三加密信息同步至所述用户端;所述配对处理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用户端响应于所述配对请求,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密码和第二用户密码,并生成第二加密信息;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第一加密信息、所述第二加密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密码生成第一密文,并根据所述第一加密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密码生成第二密文,且将所述第一密文和所述第二密文发送给所述控制端;所述控制端接收所述第一密文和所述第二密文,并校验所述第二密文;当所述第二密文校验通过,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一加密信息对所述第一密文进行解码,得到所述第二加密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密码;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二用户密码生成所述第三加密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加密信息和所述第三加密信息生成第三密文,并将所述第三密文发送给所述用户端,以使所述控制端与所述用户端完成配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密信息包括随机生成的第一非对称密钥和随机生成的第一字符串,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加密信息、所述第二加密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密码生成第一密文,并根据所述第一加密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密码生成第二密文,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用户端将所述第二加密信息与所述第二用户密码拼接得到第一构造体,并利用所述第一非对称密钥加密所述第一构造体,得到所述第一密文;所述用户端将所述第一字符串与所述第一用户密码拼接得到所述第二构造体,并利用所述第一非对称密钥加密所述第二构造体,得到所述第二密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用户密码生成第三加密信息,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二用户密码和预设的第一模板文件,获取并保存密码信息;所述控制端随机生成并保存第三非对称密钥、第二随机数和第二字符串,并将所述第三非对称密钥、所述第二随机数、所述第二字符串和所述密码信息拼接得到所述第三加密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
密码中的至少一个密码符号、所述第二用户密码的CRC8校验值和所述控制端的唯一标识。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复合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密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端随机生成的第二非对称密钥和第一对称密钥,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加密信息和所述第三加密信息生成第三密文,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控制端利用所述第二非对称密钥和所述第一对称密钥加密所述第三加密信息,得到第三密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密信息还包括所述用户端随机生成的第一随机数,所述控制端利用所述第二非对称密钥和所述第一对称密钥加密所述第三加密信息,得到第三密文,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控制端利用所述第二非对称密钥和所述第一对称密钥加密所述第三加密信息,得到密文M1;所述控制端获取所述密文M1的第一长度信息,并利用所述第二非对称密钥和所述第一对称密钥加密所述第一长度信息,得到密文M2,并将所述密文M2与所述密文M1拼接,得到密文M3;当所述第二密文校验通过,所述控制端随机生成第一插入字符串,并利用所述第一对称密钥加密所述第一插入字符串,得到密文M4;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将所述密文M3插入所述密文M4,得到所述第三密文。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加密信息包括第三随机数和第二插入字符串,所述第二加密信息包括第一对称密钥,所述根据所述第四加密信息和在所述配对处理中产生的第三加密信息生成第四密文,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用户端将所述第三随机数与所述密码信息拼接得到所述第三构造体,并利用所述第三非对称密钥和所述第一对称密钥加密所述第三构造体,得到密文M5;所述用户端获取所述密文M5的第二长度信息,并将所述第二长度信息与所述第二字符串拼接得到第四构造体;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第一对称密钥,加密所述第四构造体,得到密文M6,并将所述密文M6与所述密文M5拼接得到密文M7;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第一对称密钥,加密所述第二插入字符串,得到密文M8;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第二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赛东魏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安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