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化给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829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7
一种湿化给药器,包括储药瓶、储水瓶、第一超声雾化装置、第二超声雾化装置、进水管和通气管,储药瓶通过进水管与第一超声雾化装置的进水口连通,储水瓶通过进水管与第二超声雾化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气管套管通过通气管与第一超声雾化装置的排气口连通,气管套管通过通气管与第二超声雾化装置的排气口连通。利用第一超声雾化装置对储药瓶内药液进行雾化,利用第二超声雾化装置对储水瓶内的蒸馏水进行雾化后混入药雾中,实现对药雾增湿,避免患者上呼吸道形成痰痂。吸道形成痰痂。吸道形成痰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化给药器


[0001]本技术属于给药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湿化给药器。

技术介绍

[0002]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通过呼吸系统给药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
[0003]但是,气管切开患者无法用鼻子呼吸,为了维持其生命体征,一般通过在患者喉部插入气管套管供病人呼吸,但人工气道没有天然呼吸系统对吸入空气进行加湿等功能。如果将药液直接形成雾状,再由人工气道进入,可能会在患者上呼吸道形成痰痂,这样会阻塞支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肺部感染率也会上升,因此在雾化给药的过程中,还需要对药雾增湿。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湿化给药器,具有药雾增湿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湿化给药器,具有药雾增湿功能。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湿化给药器,包括储药瓶、储水瓶、第一超声雾化装置、第二超声雾化装置、进水管和通气管,储药瓶通过进水管与第一超声雾化装置的进水口连通,储水瓶通过进水管与第二超声雾化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气管套管通过通气管与第一超声雾化装置的排气口连通,气管套管通过通气管与第二超声雾化装置的排气口连通。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9]所述储药瓶和储水瓶均安装有加热器。
[0010]更进一步的,湿化给药器还包括壳体,储药瓶、储水瓶、第一超声雾化装置、第二超声雾化装置和进水管均设置在壳体内,通气管由第一管、第二管和第三管相互连通构成且呈Y字型,第二管伸入壳体与第一超声雾化装置连接,第三管伸入壳体与第二超声雾化装置连接,第一管伸出壳体外与气管套管连接。利用壳体保护储药瓶、储水瓶、第一超声雾化装置和第二超声雾化装置,提高湿化给药器使用寿命,而且方便携带。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设有第一开关旋钮、第二开关旋钮、第三开关旋钮和电源开关,第一开关旋钮、第二开关旋钮和第三开关旋钮均与电源开关藕接,第一开关旋钮与第一超声雾化装置藕接,第二开关旋钮与第二超声雾化装置藕接,第三开关旋钮与加热器藕接。通过调节第一开关旋钮、第二开关旋钮和第三开关旋钮,实现对药雾湿度和温度的调节。
[0012]所述第一管设有套筒,套筒套设于第一管一端且与其固定连接,套筒外壁设有外螺纹,壳体设有螺纹孔,第一管由螺纹孔伸出壳体外后套筒与壳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管为波纹管。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第一管长度和角度,同时不影响壳体内的部件。
[0013]所述第一管设有接头,接头一端插入气管套管内且与气管套管连通,另一端伸出气管套管外且套设于第一管,接头伸出部两侧设有通孔;接头与第一管螺纹连接。接头可拆
卸连接于第一管,方便更换。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接头可拆卸连接有嘴吸管,嘴吸管通过接头与第一管连通;嘴吸管外壁设有固定件,固定件设有齿槽。可通过患者口腔进入人体实现雾化治疗。
[0015]更进一步的,所述接头的外管壁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齿圈,嘴吸管一端内壁设有与齿圈匹配的多个卡槽,接头插入嘴吸管后齿圈卡入卡槽。方便根据需要选择治疗方式,可选择连接气管套管,也可插入患者口腔。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势在于:
[0017]利用第一超声雾化装置对储药瓶内药液进行雾化,利用第二超声雾化装置对储水瓶内的蒸馏水进行雾化后混入药雾中,实现对药雾增湿,避免患者上呼吸道形成痰痂。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湿化给药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湿化给药器的内部连接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储药瓶;2、储水瓶;3、第二超声雾化装置;4、第一超声雾化装置;5、进水管;6、通气管;7、壳体;8、通孔;60、嘴吸管;61、第三管;62、第二管;63、第一管;64、套筒;65、接头;66、齿圈;67、卡槽;68、固定件; 69、齿槽;71、第一开关旋钮;72、第三开关旋钮;73、第二开关旋钮;74、电源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湿化给药器,包括储药瓶1、储水瓶2、第一超声雾化装置4、第二超声雾化装置3、进水管5和通气管6,储药瓶1通过进水管5与第一超声雾化装置4的进水口连通,储水瓶2通过进水管5与第二超声雾化装置3的进水口连通,气管套管通过通气管6与第一超声雾化装置4 的排气口连通,气管套管通过通气管6与第二超声雾化装置3的排气口连通。储药瓶1和储水瓶2均安装有加热器。湿化给药器还包括壳体7,储药瓶1、储水瓶2、第一超声雾化装置4、第二超声雾化装置3和进水管5均设置在壳体7 内,通气管6由第一管63、第二管62和第三管61相互连通构成且呈Y字型,第二管62伸入壳体7与第一超声雾化装置4连接,第三管61伸入壳体7与第二超声雾化装置3连接,第一管63伸出壳体7外与气管套管连接。壳体7设有第一开关旋钮71、第二开关旋钮73、第三开关旋钮72和电源开关74,第一开关旋钮71、第二开关旋钮73和第三开关旋钮72均与电源开关74藕接,第一开关旋钮71与第一超声雾化装置4藕接,第二开关旋钮73与第二超声雾化装置3 藕接,第三开关旋钮72与加热器藕接。
[0024]其中,第一管63设有套筒64,套筒64套设于第一管63一端且与其固定连接,套筒64外壁设有外螺纹,壳体7设有螺纹孔,第一管63由螺纹孔伸出壳体7外后套筒64与壳体7螺纹连接。第一管63为波纹管。第一管63设有接头 65,接头65一端插入气管套管内且与气管套管连通,另一端伸出气管套管外且套设于第一管63,接头65伸出部两侧设有通孔8;接头65与第一管63螺纹连接。接头65可拆卸连接有嘴吸管60,嘴吸管60通过接头65与第一管63连
通;嘴吸管60外壁设有固定件68,固定件68设有齿槽69。接头65的外管壁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齿圈66,嘴吸管60一端内壁设有与齿圈66匹配的多个卡槽67,接头65插入嘴吸管60后齿圈66卡入卡槽67。
[0025]本实施例的使用,参考如下步骤:
[0026]首先,往储药瓶1中加入药物,往储水瓶2中加入蒸馏水。然后,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74。通过调节第一开关旋钮71、第二开关旋钮73和第三开关旋钮72,实现对药雾湿度和温度的调节,避免患者上呼吸道形成痰痂。最久,将接头65一端插入气管套管内且与连通,对患者进行雾化治疗。上述湿化给药器也可通过嘴吸管60,通过口腔对患者进行雾化治疗。
[0027]上述湿化给药器的结构简单,且每个结构都有对应的特定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化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药瓶(1)、储水瓶(2)、第一超声雾化装置(4)、第二超声雾化装置(3)、进水管(5)和通气管(6),储药瓶(1)通过进水管(5)与第一超声雾化装置(4)的进水口连通,储水瓶(2)通过进水管(5)与第二超声雾化装置(3)的进水口连通,气管套管通过通气管(6)与第一超声雾化装置(4)的排气口连通,气管套管通过通气管(6)与第二超声雾化装置(3)的排气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化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瓶(1)和储水瓶(2)均安装有加热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化给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7),储药瓶(1)、储水瓶(2)、第一超声雾化装置(4)、第二超声雾化装置(3)和进水管(5)均设置在壳体(7)内,通气管(6)由第一管(63)、第二管(62)和第三管(61)相互连通构成且呈Y字型,第二管(62)伸入壳体(7)与第一超声雾化装置(4)连接,第三管(61)伸入壳体(7)与第二超声雾化装置(3)连接,第一管(63)伸出壳体(7)外与气管套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化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设有第一开关旋钮(71)、第二开关旋钮(73)、第三开关旋钮(72)和电源开关(74),第一开关旋钮(71)、第二开关旋钮(73)和第三开关旋钮(72)均与电源开关(74)藕接,第一开关旋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琪君席婷唐正一谭伊婷苏彩艳蔡昕王能芳黎懿彭微李利玫林秋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