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员行为管理的风险分级管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风险管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员行为管理的风险分级管控方法,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安全生产风险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可适用行业包括新能源工程、市政交通工程、建筑工程。
技术介绍
[0002]安全生产风险双重预防机制在安全管理中十分重要,内涵丰富,几乎可以涵盖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双重预防机制就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然而双重预防机制目前在企业落地应用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双重预防机制未能与企业自身特点很好结合,人员参与度不够,管理难以落实。风险分级管控步骤包括风险辨识、风险评价以及风险管控。通过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可逐渐由原来的被动预防事故逐渐向主动预防隐患转变,实现安全关口前移,主动预防为主,使得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精细化。完成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后,风险信息化过程管控和落实到人员行为管理结合的系统目前尚缺乏,也导致风险管控过程数据难以收集,无法直观地体现现场管理现状,安全管理针对性不强,风险管理制度难以实施。 >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员行为管理的风险分级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管控内容分解,管控内容包括四个体系,四个体系为:行政保障、技术支撑、生产实施、安全监督;每个体系下再细分一个层级,将体系管控的内容分解细化到每一条判断的选项,风险过程管控,就对照管控内容做检查,若选择是,则正常,若选择否,则自动记录,并提出预警;步骤二、风险辨识及分级管控初始化,评估风险的等级,根据不同的等级风险,确定对应层级的参与人,并确定其到现场履职打卡的周期和管控时段;履职内容以四个体系为单元选择对应体系责任人,一个履职内容对应一个体系责任人和一个周期,周期为要求到现场巡检间隔的最大允许时间;一个风险辨识后,生成对应的一个二维码,二维码用以控制扫码打卡的权限,以及强制到现场履职的要求;步骤三、管控过程,通过步骤二初始化风险辨识及分级管控内容后,自动进入管控;管控人员分为两类,一类为现场履职人员,要求必须到现场打卡,现场打卡通过扫码和其账号权限控制,履职人员为步骤二中每个履职内容对应的体系责任人;另一类为提意见人员,对该风险当前的状况,分体系添加描述,用于指导现场安全管控工作,不是强制的行为,对于超过履职周期的,根据风险等级不同设置不同的预警条件;步骤四、管控过程统计和履职统计,统计不同层级风险的不同体系管控下的预警次数,以及打卡次数、履职次数,履职实际周期的比较,用于评判每个风险每个体系管控责任人的管控行为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员行为管理的风险分级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四个体系为管控内容的基本单元,四个体系下再细分,到每一条内容为判断选项,即将某一行业或者项目风险管控的具体内容细分至判断项,再将这些判断项分别归类到四个体系中;所述步骤一中,每一条风险管控内容为判断选项,风险过程管控,就对照管控内容做检查,若选择是,则正常,若选择否,则自动记录,并提出预警,预警的规则和状态根据行业或者项目定制,有否定项就自动记录,并在系统中标识为预警状态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员行为管理的风险分级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风险辨识和评估按照行业标准进行,不同层级的风险其管控内容一致,不同层级的风险管控的区别在于管控责任人层级和管控周期;所述步骤二中,履职内容以四个体系为单元选择对应体系责任人,一个履职内容为四个体系中的一个,一个履职内容对应一个体系责任人和一个周期,周期为要求到现场巡检间隔的最大允许时间,巡检时间间隔在周期内为有利;所述步骤二中,管控分为履职和提意见,履职要落实到具体人员,也就是对应到具体人员,四个体系的管控为履职性质,提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磊,王登银,周碧云,蔡一坚,张帅,林瀚文,黄成家,毛沁瑜,董依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