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形缝多重防水及引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形缝多重防水及引水结构,属于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TOD项目依托轨道交通站点的人流聚集效应,围绕站点打造高密度的商业空间,植入新经济业态,营造新消费场景,将轨道交通“客流”转化为“人留”,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和消费能级。所以越来越多的新建办公楼、商业楼等会增加与地铁车站之间的连接通道。地铁车站已建成多年,沉降基本达到稳定,新建通道与新建建筑物上部荷载差异较大,造成沉降也有所不同。沉降最大为新建建筑,其次为新建通道,最小为原地铁车站。为避免三者之间的沉降差异造成结构开裂,故在三者之间设置沉降缝,因施工质量和后期承受两侧的不均匀沉降影响,此处的渗漏风险较大。
[0003]现有的变形缝防水处理通常采用中埋式止水带,各项防渗漏措施较为简陋,且无引水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变形缝多重防水及引水结构,该防水及引水结构包含多重防渗漏措施,满足了变形缝处理时的变形要求和防渗漏要求。同时添加带有V字形凹槽的排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形缝多重防水及引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建筑的墙体(9)之中的变形缝(1);所述变形缝(1)中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2);所述止水带(2)垂直于所述变形缝(1)设置;所述止水带(2)外部覆盖有钢边(201);所述变形缝(1)中填充有填充物(101);该防水及引水结构还包括用于防水的柔性防水层(3)、对所述柔性防水层进行加固支撑的防水层加强层(4)、隔离层(5)和防止外部水渗入的密封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形缝多重防水及引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1)两端均覆盖有所述隔离层(5),两所述隔离层(5)外侧均覆盖有所述密封层(6),两所述密封层(6)外侧又覆盖有所述隔离层(5);靠近墙体(9)一侧的所述隔离层(5)与墙体(9)之间依次覆盖有防水层加强层(4)、柔性防水层(3)和混凝土保护层(7);远离墙体(9)一侧的所述隔离层(5)外侧设置有排水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小波,金文军,樊绍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