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转底炉处理铅锌渣回收有色金属的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转底炉处理铅锌渣回收有色金属的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我国铅锌冶炼企业规模和数量逐年扩大,铅锌产量快速增加,根据铅锌行业生产规模,每年产生的冶炼危废弃渣约有近1000万吨左右,传统露天堆置或简单填埋处理,不但占用大面积的土地,造成土地资源紧缺,而且冶炼渣中的金属元素会进入空气、水体和土壤,成为重要污染源。铅锌冶炼渣含有丰富的金属资源,包括铁、铅、锌等有价金属以及镓、铟、金和银等希贵金属,是一种宝贵的二次资源,铅锌冶炼废渣的资源化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可以充分回收金属资源,是冶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0003]目前,铅锌冶炼渣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1)材料回收。将废渣直接加工成砖、板材型材、水泥等建材制品,实现废渣材料的利用,工艺过程简单,并且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由于冶炼废渣中含有一定量的有害元素,冶炼废渣制备的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释放有毒性的金属元素,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没有充分利用金属资源。(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转底炉处理铅锌渣回收有色金属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原料处理,选取挥发分含量30~50%、灰分含量<10%的高挥发分煤,分成两部分——高挥发分煤一和高挥发分煤二,将高挥发分煤一磨至粒度100~200目,将高挥发分煤二破碎至粒度5~25mm;二、配料、混合,将步骤一中的所述高挥发分煤一与铅锌渣、膨润土按比例配料后混匀;三、成型,将步骤二中混匀后的物料制备成含水8%~12%、粒度为6~25mm的湿成型物料;四、物料烘干,将步骤三中所述湿物料干燥脱水,干燥后物料水份占比需<5%;五、焙烧还原,将物料由转底炉的第一布料口均匀布在转底炉环形炉床上,物料在炉底上铺的料层厚度为10~80mm,转底炉炉体转动过程中,物料先后需经历预还原区、浅度还原区和深度还原区;在深度还原区加入高挥发分煤二,由多个布料口加入。所述预还原区温度500~1000℃,所述浅度还原区温度600~1100℃,所述深度还原区温度800~1230℃,还原时间为10~60min,高挥发分煤热解产生的H2与碳气化反应生成的H2和CO将物料充分还原;六、成品冷却,将还原后的产品DRI从转底炉内排出,进入冷却机冷却至200℃以下送至成品仓;七、烟气处理,500~1000℃高温烟气由转底炉排出经空气换热器、余热锅炉多级回收余热后,温度降至~200℃,进入转底炉烟气除尘器,净化后的烟气尾气送至烟气炉与热烟气混合后用于物料烘干,烘干后的烟气(~120℃)经除尘、脱硫脱硝达标后排放,有色金属氧化物在余热锅炉灰仓和转底炉烟气除尘器中逐级回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转底炉处理铅锌渣回收有色金属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还原步骤中,其中:在所述转底炉预还原区是以碳还原为主的还原反应,包括:物料在转底炉内被加热时,当表层温度升高到~550℃时,表层还原煤一中的挥发分析出并进入炉膛燃烧空间内,作为燃料燃烬;随着物料的不断升温,物料中的C与CO2发生碳气化反应生成CO,CO作为还原剂开始还原铁氧化物,由于还原煤发生不充分热解产生的H2量较少,且在温度较低时,H2的还原能力比CO弱,此时H2主要作为燃料燃烧,很少参与还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汝芳,王秋影,
申请(专利权)人:赛能杰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