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降后浇带两段式可滑移传力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8014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沉降后浇带两段式可滑移传力杆,包括处于同一直线且间隔设置的第一传力杆和第二传力杆,第一传力杆和第二传力杆均为H型钢;第一传力杆靠近第二传力杆的一端端部设置有第一抵板,第二传力杆靠近第一传力杆的一端端部设置有第二抵板,第一抵板和第二抵板之间贴合设置有滑动板;第一抵板、第二抵板和滑动板上,在相同位置设置有若干呈竖直条形的通孔,有螺栓穿过通孔,并通过螺帽固定;第一传力杆和第二传力杆的两侧壁的上下两端沿长度方向等间距开有若干定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地下室结构沉降后较大未浇筑的情况下,也可以达到地下室结构整体受力,抵抗基坑土方回填侧压力的效果,同时又能满足沉降后浇带两侧结构不均匀沉降的要求。构不均匀沉降的要求。构不均匀沉降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降后浇带两段式可滑移传力杆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沉降后浇带两段式可滑移传力杆,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中主体结构与室外工程穿插施工的方法应用普遍,该方法可以有效缩短工期、节省成本,尤其适用于场地狭小的项目,可通过提前基坑回填闭合基坑危险源、增大施工场地。
[0003]进行基坑土方回填的前提是将地下室结构闭合为整体,才能抵抗基坑土方回填时的侧压力。大多数项目地下室单层面积较大,常规结构设计为设置多条后浇带将地下室分为若干小块。若仅因为结构尺寸超长则设计为温度后浇带,在后浇带两侧混凝土达到设计龄期即可浇筑;若建筑物高度相差较多,存在沉降差时则设计为沉降后浇带,需等建筑物主体封顶且沉降量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浇筑。由于沉降后浇带的存在,尤其是沉降后浇带距离外墙较近时,将无法提前浇筑沉降后浇带进行基坑回填,实现室外工程与地上主体结构穿插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沉降后浇带两段式可滑移传力杆,该传力杆在地下室结构沉降后较大未浇筑的情况下,也可以达到地下室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降后浇带两段式可滑移传力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处于同一直线且间隔设置的第一传力杆(1)和第二传力杆,所述第一传力杆(1)和所述第二传力杆(2)均为H型钢;所述第一传力杆(1)靠近所述第二传力杆(2)的一端端部设置有第一抵板(3),所述第二传力杆(2)靠近所述第一传力杆(1)的一端端部设置有第二抵板(4),所述第一抵板(3)和所述第二抵板(4)之间贴合设置有滑动板(5);所述第一抵板(3)、所述第二抵板(4)和所述滑动板(5)上,在相同位置设置有若干呈竖直条形的通孔(6),有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超付旭胡卫彪张康王磊鹏徐勇王谦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