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静脉采血后穿刺点压迫止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8010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动脉、静脉采血后穿刺点压迫止血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板的底面,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底座垂直,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按压棒和止血棉,按压棒和止血棉在电动推杆的带动下对患者的动、静脉采血后的穿刺点进行按压,达到止血效果,避免患者及医务人员长时间手持止血棉进行止血,并且装置上设置有计时器,防止患者压迫止血时间不达标而造成穿刺处出现瘀斑。达标而造成穿刺处出现瘀斑。达标而造成穿刺处出现瘀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脉、静脉采血后穿刺点压迫止血器


[0001]本技术属于一种压迫止血器,具体涉及动脉、静脉采血后穿刺点压迫止血器。

技术介绍

[0002]采血是因检验或相关需要,由医务人员经静脉、动脉采取血液标本的过程,患者在采血后需要对穿测点进行压迫止血,目前止血方式为人工压迫止血,需要患者或医务人员长时间手持止血棉对刺穿点进行压迫止血,这种方式不够方便,容易导致部分患者压迫止血时间不达标,从而容易导致患者穿刺处出现瘀斑,并且部分压迫止血器不方便调节,容易导致止血效果受到影响,从而容易导致患者身体出现不适症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动脉、静脉采血后穿刺点压迫止血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止血方式为人工压迫止血,需要患者或医务人员长时间手持止血棉对刺穿点进行压迫止血,这种方式不够方便,容易导致部分患者压迫止血时间不达标,从而容易导致患者穿刺处出现瘀斑,并且部分压迫止血器不方便调节,容易导致止血效果受到影响,从而容易导致患者身体出现不适症状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动脉、静脉采血后穿刺点压迫止血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所述第一固定块(2)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板(3)的底面,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与底座(1)垂直,所述支撑杆(6)的一侧开设有滑槽(7),所述滑槽(7)的内部设置有滑块(8),所述滑槽(7)与滑块(8)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6)上开设有开口槽(16),所述开口槽(16)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开口槽(16)位于滑槽(7)的一侧两端位置,所述支撑杆(6)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9),所述滑块(8)的一端穿过开口槽(16)与连接块(9)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9)与支撑杆(6)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6)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12),所述连接块(9)通过插杆(10)与滑块(8)固定连接,所述滑块(8)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17),所述连接板(1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8),所述连接板(17)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9),所述第二固定块(19)的底面与电动推杆(20)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20)的另一端与上支撑板(21)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板(21)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22),所述第三固定块(22)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三固定块(22)通过卡槽与按压棒(23)卡合连接,所述按压棒(23)上固定连接有止血棉(24),所述止血棉(24)位于上支撑板(21)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静脉采血后穿刺点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2)的两侧均设置有开口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绍英李聪菊范克玲
申请(专利权)人: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