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方法、装置及记录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793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方法、装置及记录介质。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通过使用输入用图像而曝光照相感光材料并进行显影处理来形成观察用图像。观察用图像包含显影处理开始后的图像出现识别时刻相对较早的第1图像区域的图像(A)及较晚的第2图像区域的图像(B)。首先,获取两张原始图像,并且确定分别与第1图像区域及第2图像区域对应的第1原始图像及第2原始图像。对第1原始图像及第2原始图像分别制作满足第1图像区域的图像出现识别时刻的条件的第1描绘条件及满足第2图像区域的图像出现识别时刻的条件的第2描绘条件。根据第1原始图像和第1描绘条件及第2原始图像和第2描绘条件,生成用于形成观察用图像的输入用图像。用于形成观察用图像的输入用图像。用于形成观察用图像的输入用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形成方法、装置及记录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形成方法、装置及记录介质,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图像形成材料前体的化学反应形成观察用图像的技术。

技术介绍

[0002]单片型色素释放扩散转印型卤化银照相感光材料通过在一个胶片单元内内置卤化银感光材料、处理液及色素图像接收层,能够实现一般用户拍摄之后当场进行处理并形成观察用图像。卤化银照相感光材料中,在进行处理后完成图像为止的时间越快越优选,尤其强烈要求即使在低温下进行拍摄、处理的情况下也尽快观察到图像,在这一方面希望进一步的改良。
[0003]为了解决该课题,使用了卤化银照相感光材料的系统以快速转印各色素的方针为基础进行了设计(例如,专利文献1、2)。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

112096号公报
[000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

113291号公报
[0006]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当通过单片型色素释放扩散转印型卤化银照相感光材料等图像形成材料前体的化学反应使观察用图像图像出现时,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在载体上以像的方式描绘形成图像形成材料的前体,并且使所述前体进行化学反应而形成观察用图像,所述图像形成方法中,在所述观察用图像中,将图像出现识别时刻不同的第1图像区域以及第2图像区域分别包含至少一个区域以上,所述图像形成方法包含以下工序:获取一个或多个原始图像,对于所获取的所述原始图像确定分别与所述第1图像区域以及所述第2图像区域对应的第1图像以及第2图像;制作针对所述第1图像的第1描绘条件,所述第1描绘条件满足所述第1图像区域的图像出现识别时刻的条件;制作针对所述第2图像的第2描绘条件,所述第2描绘条件满足所述第2图像区域的图像出现识别时刻的条件;以及根据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1描绘条件、以及所述第2图像和所述第2描绘条件,生成使用于所述观察用图像的形成的输入用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使用所述输入用图像而以像的方式描绘形成所述前体,并形成所述第1图像区域以及第2图像区域中图像出现识别时刻不同的所述观察用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所述图像出现识别时刻表示自所述化学反应开始起图像区域的最高浓度部能够识别地出现的时刻,所述第1图像区域的图像出现识别时刻与所述第2图像区域的图像出现识别时刻之差为5秒以上且12个小时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通过对单片型色素释放扩散转印型卤化银照相感光材料输入所述输入用图像并进行显影处理,形成所述观察用图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所述单片型色素释放扩散转印型卤化银照相感光材料为至少包含感色性不同的多个卤化银乳剂层以及与该卤化银乳剂层对应的多个色素释放层、并且因进行显影处理为契机而释放出的色素固定于色素像接收层而形成所述观察用图像的材料,从所述第1图像区域的最高浓度部中的离色素像接收层最近的色素层释放出的每单位面积的色素量多于从所述第2图像区域的最高浓度部中的所述色素层释放出的每单位面积的色素量。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在所述第1图像区域中,在将开始所述显影处理之后所述第1图像区域的最高浓度部的三原色的浓度中的至少一个成为0.04以上的时刻设为T1,将所述第1图像区域的最高浓度部的三原色的浓度中的至少一个成为0.08以上的时刻设为T2时,满足以下式,[数式1]1秒≤T2

T1≤15秒
且自开始所述显影处理起24个小时后的所述第1图像区域的最高浓度部的三原色的浓度中最高的浓度为0.40以上且小于3.0,所述第2图像区域为所述图像出现识别时刻晚于所述第1图像区域的图像区域,当将自开始所述显影处理起所述第2图像区域的最高浓度部的三原色的浓度中的至少一个成为0.04以上的时刻设为T3时,满足以下式,[数式2]5秒≤T3

T2≤12个小时且自开始所述显影处理起24个小时后的所述第2图像区域的最高浓度部的三原色的浓度中的最高的浓度为0.08以上且小于2.5。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自开始所述显影处理起24个小时后的所述第1图像区域的最高浓度部的三原色的各浓度值的合计ΣDa满足以下式,[数式3]0.50≤ΣDa≤8.0自开始所述显影处理起24个小时后的所述第2图像区域的最高浓度部的三原色的各浓度值的合计ΣDb满足以下式,[数式4]0.20≤ΣDb≤3.5而且,所述合计ΣDa与所述合计ΣDb之差满足以下式,[数式5]0.50≤ΣDa

ΣDb≤7.8。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所述第1图像区域的最高浓度部的CIELAB表色空间中的L*值为5以上且70以下,所述第2图像区域的最高浓度部的CIELAB表色空间中的L*值为60以上且95以下,所述第1图像区域的所述L*值与所述第2图像区域的所述L*值之差为15以上且80以下。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所述第1图像区域的最高浓度部的色相角h在0
°
以上且75
°
以下、95
°
以上且215
°
以下、以及235
°
以上且340
°
以下中的任一个范围内,所述第2图像区域的最高浓度部的色相角h在0
°
以上且120
°
以下、135
°
以上且235
°
以下、以及330
°
以上且360
°
以下中的任一个范围内,所述色相角h为在CIELAB表色空间中由h=arctan(b*/a*)表示的角度。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所述观察用图像为用碱性溶液对固体分散的阴离子系染料进行处理并扩散转印到色素像接收层而被固定的图像,并且通过所述阴离子系染料描绘于距所述色素像接收层的距离不同的多个层区域,在制作所述第1描绘条件以及所述第2描绘条件的工序中,分别制作通过所述阴离子系染料在距所述色素像接收层的距离分别不同的多个层区域进行描绘的描绘条件,所述化学反应为基于所述碱性溶液的处理,从所述第1图像区域的最高浓度部中的离色素像接收层最近的含有固体分散色素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山博之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