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咬合桩组成的风机筒形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864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咬合桩组成的风机筒形基础,所述风机筒形基础包括钢筋混凝土承台和咬合桩,所述钢筋混凝土承台与风机塔筒连接,所述咬合桩嵌入钢筋混凝土承台的底面,连接为整体,所述咬合桩呈圆形筒状,内外侧设有在施工时起到导向和固定作用的钢筋混凝土导墙,所述咬合桩包括沿着圆周均匀布置的若干单元桩,相邻单元桩相互咬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避免大开挖、或沉井施工时破坏原状土的问题,而且相比常规的桩基础工期短、经济性良好。经济性良好。经济性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由咬合桩组成的风机筒形基础


[0001]本技术涉及风能发电
,尤其是涉及一种由咬合桩组成的风机筒形基础。

技术介绍

[0002]风力发电是各类可再生能源领域中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且可利用的风能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储量巨大。同时,随着风电相关技术不断成熟、设备不断升级,全球风力发电行业高速发展。
[0003]根据地质条件特性,陆上风电基础形式可分为重力式扩展基础、梁板式扩展基础、岩石锚杆基础、桩基础和筒形基础,其中筒形基础具有受力直接、充分利用土体被动土压力抵抗上部倾覆荷载、结构效率高等特点。
[0004]筒形基础常采用大开挖施工法、沉井施工法。例如,司炳文等专利技术的一种碴土桩专用施工设备采用大开挖施工法,王志乐等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方筒形多层混凝土地下车库采用沉井施工法。大开挖施工法开挖和回填工程量大,破坏原状土,且深度较大时难以开挖;沉井施工法是将预制的筒形内部土体开挖出来,控制筒体均匀下沉,再对筒体内部回填处理,该施工方法技术要求较高,且预制筒外壁与土体之间可能形成一定间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咬合桩组成的风机筒形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混凝土承台(1)和咬合桩(2),所述钢筋混凝土承台(1)与风机塔筒连接,所述咬合桩(2)嵌入钢筋混凝土承台(1)的底面,连接为整体,所述咬合桩(2)呈圆形筒状,内外侧设有在施工时起到导向和固定作用的钢筋混凝土导墙(3),所述咬合桩(2)包括沿着圆周均匀布置的若干单元桩,相邻单元桩相互咬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咬合桩组成的风机筒形基础,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单元桩中,一个为素混凝土桩,另一个为钢筋混凝土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咬合桩组成的风机筒形基础,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单元桩的咬合宽度为单元桩直径的1/10

1/4。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冬平马人乐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