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自稳支撑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77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自稳支撑体系,包括横向支撑、竖向支撑、剪刀支撑以及插接固定盘;八个横向支撑与四个竖向支撑搭接,形成四棱柱型的框形结构;四竖向支撑为侧边,且每一竖向支撑的上部、下部分别固定一插接固定盘;八横向支撑作为上下框边,且横向支撑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两插接固定盘上;四个剪刀支撑分别位于框形结构的四个侧面,与竖向支撑固定;插接固定盘包括固定板和插接头;固定板水平固定在竖向支撑外侧;固定板外周均匀间隔开设有四个缺口,每一缺口内均设置一轴线水平的插接头,四插接头呈“十”字形设置;横向支撑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两插接固定盘的插接头中。定盘的插接头中。定盘的插接头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自稳支撑体系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自稳支撑体系,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随着城镇化速度进一步加速,城市住宅及基础市政等建筑高层化、多样化,限于土地使用率而导致城市发展朝着高层、超高层楼房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建筑物基础埋深也逐步加深。在施工建筑
,支模架是一种很常用并且操作简单的支撑加固件。为了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提高模板支模架施工效率,则可以降低人工消耗,显著提升支模架的搭设速度。以往的支模架的从满堂钢管式、门架式、碗扣式、轮盘扣式、铝模工艺配套的单立杆式等支撑体系,这些做法使在模板支撑架体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人工费的增加逐渐的将被替代。传统支撑体系存在需求量大,零星材料收集整理困难、随意安装导致配件容易缺失等问题,存在人工费用高和脚手架支撑体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等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自稳支撑体系,该支撑体系将四根立杆经过合理的组合成一个类似门架的整体,并确保其在有限的范围内可以调整架体的横、纵跨度,步距通过不同的接长立杆进行快速对接接长,提高脚手架整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组合式自稳支撑体系,包括横向支撑、竖向支撑、剪刀支撑以及插接固定盘;八个所述横向支撑与四个所述竖向支撑搭接,形成四棱柱型的框形结构;四所述竖向支撑为侧边,且每一所述竖向支撑的上部、下部分别固定一所述插接固定盘;八所述横向支撑作为上下框边,且所述横向支撑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两所述插接固定盘上;四个所述剪刀支撑分别位于框形结构的四个侧面,与所述竖向支撑固定;所述插接固定盘包括固定板和插接头;所述固定板水平固定在所述竖向支撑外侧;所述固定板外周均匀间隔开设有四个缺口,每一所述缺口内均设置一轴线水平的所述插接头,四所述插接头呈“十”字形设置;所述横向支撑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两所述插接固定盘的插接头中。
[0006]进一步的,四个所述插接头中,两个为固定插接头,另两个为活动插接头;所述固定插接头与所述缺口固定;所述活动插接头通过一插销杆,与固定在所述缺口两侧的耳板活动铰接;同一所述插接固定盘上,所述固定插接头与所述活动插接头呈对角设置;同一所述横向支撑,其一端通过固定销固定在一所述插接固定盘的固定插接头上,其另一端通过固定销固定在相邻的另一所述插接固定盘的活动插接头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支撑为横杆。
[0008]进一步的,所述竖向支撑为立杆。
[0009]进一步的,所述剪刀支撑包括斜杆、限位管、连接销钉以及R形插销;两所述斜杆交叉呈“X”字形设置;两所述斜杆中部通过所述连接销钉固定;所述斜杆的两端端部均压扁成
板状;所述竖向支撑外周固定有水平的所述限位管,斜杆板状的端部活动套设在所述限位管上;所述R形插销从上至下穿过所述限位管;所述斜杆板状的端部位于所述R形插销与所述竖向支撑之间。
[0010]进一步的,上下相邻两所述立杆之间通过一套管套接固定;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立杆外周。
[0011]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该组合式自稳支撑体系将四根立杆经过合理的组合成一个类似门架的整体,并确保其在有限的范围内可以调整架体的横、纵跨度,步距通过不同的接长立杆进行快速对接接长,提高脚手架整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13]2、该组合式自稳支撑体系通过不同步距竖向模数单体组合进行对接,插接头采用标准套管配件,将操作面承受的力以及自身重力通过插接头传递到基础或楼面结构。
[0014]3、该组合式自稳支撑体系成品拼接操作简单,人工消耗低,安装、解体迅速,稳定性好。通过杠

杠及插接头的组合,比传统采用钢管扣件式、碗扣式、轮盘式等支撑架的传力效果更好,提高脚手架整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15]4、该组合式自稳支撑体系操作简单,可单人快速完成组合安装及拆卸,拆卸时只需在松开顶托后,解除横向或纵向四根横杆的固定销及竖向剪刀支撑的连接销钉即可轻松完成,方便模板工人支撑体系的装拆,提高脚手架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3为插接固定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的俯视图。
[0020]图5为图1的俯视图。
[0021]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2]1、横向支撑;11、横杆;2、竖向支撑;21、立杆;22、套管;3、剪刀支撑;31、斜杆;32、限位管;33、连接销钉;34、R形插销;4、插接固定盘;41、固定板;42、固定插接头;43、活动插接头;44、耳板;45、插销杆;46、固定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4]参见图1

5,一种组合式自稳支撑体系,包括横向支撑1、竖向支撑2、剪刀支撑3以及插接固定盘4;八个所述横向支撑1与四个所述竖向支撑2搭接,形成四棱柱型的框形结构;四所述竖向支撑2为侧边,且每一所述竖向支撑2的上部、下部分别固定一所述插接固定盘4;八所述横向支撑1作为上下框边,且所述横向支撑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两所述插接固定盘4上;四个所述剪刀支撑3分别位于框形结构的四个侧面,与所述竖向支撑2固定;所述插接固定盘4包括固定板41和插接头;所述固定板41水平固定在所述竖向支撑2外侧;所述固定板41外周均匀间隔开设有四个缺口,每一所述缺口内均设置一轴线水平的所述插接头,四所述插接头呈“十”字形设置;所述横向支撑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两
所述插接固定盘4的插接头中。
[0025]进一步的,四个所述插接头中,两个为固定插接头42,另两个为活动插接头43;所述固定插接头42与所述缺口固定;所述活动插接头43通过一插销杆45,与固定在所述缺口两侧的耳板44活动铰接;同一所述插接固定盘4上,所述固定插接头42与所述活动插接头43呈对角设置;同一所述横向支撑1,其一端通过固定销46固定在一所述插接固定盘4的固定插接头42上,其另一端通过固定销46固定在相邻的另一所述插接固定盘4的活动插接头43上。
[0026]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支撑1为横杆11。
[0027]进一步的,所述竖向支撑2为立杆21。
[0028]进一步的,所述剪刀支撑3包括斜杆31、限位管32、连接销钉33以及R形插销34;两所述斜杆31交叉呈“X”字形设置;两所述斜杆31中部通过所述连接销钉33固定;所述斜杆31的两端端部均压扁成板状;所述竖向支撑2外周固定有水平的所述限位管32,斜杆31板状的端部活动套设在所述限位管32上;所述R形插销34从上至下穿过所述限位管32;所述斜杆31板状的端部位于所述R形插销34与所述竖向支撑2之间。
[0029]特别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自稳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支撑(1)、竖向支撑(2)、剪刀支撑(3)以及插接固定盘(4);八个所述横向支撑(1)与四个所述竖向支撑(2)搭接,形成四棱柱型的框形结构;四所述竖向支撑(2)为侧边,且每一所述竖向支撑(2)的上部、下部分别固定一所述插接固定盘(4);八所述横向支撑(1)作为上下框边,且所述横向支撑(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两所述插接固定盘(4)上;四个所述剪刀支撑(3)分别位于框形结构的四个侧面,与所述竖向支撑(2)固定;所述插接固定盘(4)包括固定板(41)和插接头;所述固定板(41)水平固定在所述竖向支撑(2)外侧;所述固定板(41)外周均匀间隔开设有四个缺口,每一所述缺口内均设置一轴线水平的所述插接头,四所述插接头呈“十”字形设置;所述横向支撑(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两所述插接固定盘(4)的插接头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自稳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插接头中,两个为固定插接头(42),另两个为活动插接头(43);所述固定插接头(42)与所述缺口固定;所述活动插接头(43)通过一插销杆(45),与固定在所述缺口两侧的耳板(44)活动铰接;同一所述插接固定盘(4)上,所述固定插接头(42)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良陈皇华赵培川易璐瑶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