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地施工的隔流建筑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757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干地施工的隔流建筑物结构,该隔流建筑物结构下部为土石填筑体,可水下抛填施工,上部混凝土结构在土石填筑体上施工,可干地施工;为将外侧水流隔离,上部采取混凝土挡墙+混凝土板结构型式,水下部分采取地下连续墙结构型式;为了保证外侧水和内侧水在水位最低情况下仍能互通,混凝土板下部地下连续墙底高程上抬,运行期挖除其下方土石,形成过水通道,保证内外侧水的互通。保证内外侧水的互通。保证内外侧水的互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地施工的隔流建筑物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水利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干地施工的隔流建筑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水利水电、航运、河道景观治理等工程领域中,常常需要新建具有特殊要求的水工建筑物,该类建筑物的要求是一方面将建筑物两侧的水流隔断,使得有要求一侧的水流不受主河床水流的影响、保持流态的稳定;另一方面需要两侧的水位在任何时候要保持平衡,以此满足流态、景观、航运等方面的需求。在河道中尤其是常年流水的大江大河中进行该类隔水建筑物的修建常见的方法是先修建围堰形成后,抽干基坑水,在干地条件下进行分流建筑物的施工。
[0003]该方案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0004](1)由于施工围堰,严重束窄河床行洪断面,改变了河道天然流态;流速加大、坡降陡降等问题,可能严重危害两岸岸坡及其临水建筑物安全;
[0005](2)在流量较大河流中,围堰的规模庞大,土石填筑、围堰防渗体系施工工程量大,投资往往以千万计、甚至数亿;
[0006](3)工期长,围堰土石方填筑及防渗体系的修建,往往需要3~6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地施工的隔流建筑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地施工的隔流建筑物结构包括土石填筑体(1),所述土石填筑体包括近水侧的拦砂坎(8)和需拆除土石填筑体(10),所述土石填筑体(1)内设有一排桩基(4),所述桩基(4)之间相互间隔,所述土石填筑体(1)在桩基(4)的下游侧设有混凝土挡墙地下连续墙(5)和混凝土板地下连续墙(6),所述混凝土挡墙地下连续墙(5)和混凝土板地下连续墙(6)为连续整体,所述混凝土挡墙地下连续墙(5)的下部插入至土石填筑体(1)下部的地基内,所述混凝土板地下连续墙(6)的下部不插入至土石填筑体(1)下部的地基内,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彬王晓鹏张晓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