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道内植皮导入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7664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烧伤患者康复器械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耳道内植皮导入固定装置。它包括一段硬质胶管,硬质胶管上开有纵向的槽孔,硬质胶管外包覆有软胶管,软胶管的边缘与硬质胶管之间密封,并将槽孔露出来;软胶管通过充气管连接充气囊,充气囊上设有充气阀。充气管的外径小于硬质胶管的内径并且充气管从硬质胶管穿过。软胶管外套有定位环。软胶管外附有抗菌性止血药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设置了能充气的软胶管,软胶管充气后能对皮片保持持续的压力,有利于皮片与创面的结合,也能防止耳道挛缩和闭锁;定位环的设置,可以根据创面在耳道内的深度对皮片进行定位,避免皮片贴合不到位的现象的发生。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灵活。操作灵活。操作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道内植皮导入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烧伤患者康复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道内植皮导入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耳道深度烧伤患者来说,如果不能进行及时封闭创面,耳道内肉芽增生会发生挛缩,继而形成闭锁。且创面坏死组织溶解、感染产生较多脓性分泌物,引流不畅容易向颅内扩散,甚至可导致颅内感染,对将来患者的愈合会带来很大的麻烦。由于耳道皮肤全层烧伤,因此只能采用植皮的方法进行修复。修复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皮片如何导入耳道,二是如何保证适度压力,如果压力小,则皮片难以成活,植皮失败,如果压力过大,则会造成耳道缺血损伤。
[0003]对于耳道烧伤,目前有如下处理方法:一、耳道创面进行必要换药治疗后,听之任之,让其挛缩、闭锁,后期给患者佩戴助听器,如此做的风险是:脓性分泌物会不断产生、积聚,并且向颅内扩散后,会造成颅内感染;耳道闭锁,造成耳聋,给患者心理上造成很大压力,也影响外观等。二、岛状皮瓣转移,通俗点讲就是将岛状皮瓣做成一个筒,然后将其转移导入耳道内使其愈合,这样做的风险是:手术难度大,成活率低下,并且耳道不能有效扩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道内植皮导入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段硬质胶管(1),所述硬质胶管上开有纵向的槽孔(101),所述硬质胶管(1)外包覆有软胶管(2),所述软胶管(2)的边缘与硬质胶管(1)之间密封,并将槽孔(101)露出来;所述软胶管(2)通过充气管(3)连接充气囊(4),所述充气囊(4)上设有充气阀(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顺利张铭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