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性灯具的防眩灯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62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性灯具的防眩灯罩,所述防眩灯罩上设置有防眩结构,所述防眩结构包括若干正六边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周围设置有若干正三角形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边与第二凹槽的边等长且相重合,所述防眩灯罩上设置有防眩结构,能够使光线能够全部通过防眩结构,达到防眩的同时满足照明需求,并提高照明范围。并提高照明范围。并提高照明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性灯具的防眩灯罩


[0001]本技术属于灯光防眩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线性灯具的防眩灯罩。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得到舒适,高质量的照明环境,通过改进灯具来抑制眩光是非常有必要的。近年来,出口欧盟的室内灯具都有防眩光的标准,即 UGR<19,甚至更低。其实早在1995年,CIE(国际照明委员会)已经提出了灯具防眩光的概念,并把UGR(UnifiedGlareRating)作为评价室内照明环境不舒适眩光的指标。随着LED芯片技术的发展,LED 灯具越来越亮,不舒适眩光也越来越严重。
[0003]现有技术中,对于线性灯(线条灯)主要是由灯具主体(外壳)、 LED灯条和盖板(扩散板)组成,其中灯具主体其固定作用,LED灯条为发光源,盖板则起到对光源进行扩散作用,将光尽可能的扩散,扩大光照范围,而为了防止强光对人眼造成的不舒适感,现有技术中会对盖板进行防眩处理,通常是在透明的盖板的表面进行磨砂处理,从而通过细小的磨砂颗粒对光源进行漫反射,从而达到防眩的目的,虽然其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但其防眩层寿命短,且会将部分光线阻挡,使灯具的照明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眩与照明效果好的线性灯具的防眩灯罩。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性灯具的防眩灯罩,所述防眩灯罩上设置有防眩结构,所述防眩结构包括若干正六边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周围设置有若干正三角形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边与第二凹槽的边等长且相重合。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上设置有六个第一防眩面,所述第一防眩面从第一凹槽的六条边分别倾斜向下延伸至正六边形的中心,所述第二凹槽上设置有第二防眩面,所述第二防眩面从第二凹槽的三条边分别倾斜向下延伸至正三角形的中心。
[0007]进一步地,第一防眩面的倾斜角度为20
°
~40
°
,所述第二防眩面的倾斜角度为20
°
~40
°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的边长为1mm~1.5mm。
[0009]进一步地,所述防眩灯罩上设置有插膜槽,所述插膜槽内设置于防眩膜。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生产防眩灯罩时,将防眩结构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与防眩灯罩一体成型,增加防眩灯罩的防眩寿命;通过正六边形的第一凹槽和正三角形的第二凹槽之间的紧密排列,使光线能够全部通过防眩结构,达到防眩的同时满足照明需求,并提高照明范围。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线条灯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0013]图3为防眩板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4]图4为图3中B部放大图;
[0015]图5为图3中C部放大图;
[0016]图6为本技术防眩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7光线通过第一凹槽时的发散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灯具主体;2.防眩灯罩;3.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 5.第一防眩面;6.第二防眩面;7.插膜槽;8.防眩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
[0020]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1]参照图1至图7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一种线性灯具的防眩灯罩,所述防眩灯罩2上设置有防眩结构,且所述防眩结构沿防眩灯罩2的长度方向设置。
[0023]优选的,所述防眩灯罩2为透明塑料材质,并通过模具注塑成型,将该防眩结构一次性设置在防眩灯罩2上,即防眩结构与防眩灯罩2 为一体结构,从而提高防眩灯罩2的防眩寿命。
[0024]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防眩结构包括若干正六边形的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的周围设置有若干正三角形的第二凹槽4,第一凹槽3的边与第二凹槽4的边等长且相重合,通过向下凹陷的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来将光源进行漫反射,减少光线直接照射的强度,从而达到防眩的目的,而不是通过阻挡光线来达到防眩的目的,同时能够使光线向灯具主体1的四周扩散,增加光照范围,提高光照效率。
[0025]如图6所示,优选的,每个第一凹槽3的六条边上均与一个第二凹槽4连接,且各自的边相互重合,而每个第二凹槽4的三条边则均与一个第一凹槽3连接,即在防眩灯罩2的平面上,相邻两个第一凹槽3之间错位设置,相邻两个第二凹槽4之间同样错位设置,通过上述第一凹槽3与第二凹槽4的重复排列组合即可形成完整的防眩结构,从而在单位面积内增加凹陷结构的的数量,从而提高防眩灯罩2的防眩效果,同时也增加防眩灯罩2的扩散效果。
[0026]如图2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3上设置有六个第一防眩面5,所述第一防眩面5从第一凹槽3的六条边分别倾斜向下延伸至正六边形的中心,所述第二凹槽4上设置有第二防眩面6,所述第二防眩面6从第二凹槽4的三条边分别倾斜向下延伸至正三
角形的中心,当灯具主体1内的光线照射并穿过第一防眩面5和第二防眩面6时,光线的照射角度就会产生偏折,从而将较强的光线发散变成柔和均匀的照明光,扩大照明范围的同时减少眩光。
[0027]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也可变成向上凸起的正六角锥和正三角锥,可同样通过向上倾斜延伸的防眩面将光源进行漫反射和扩散,达到防眩的作用。
[0028]本实施例优选的第一防眩面5的倾斜角度为20
°
~40
°
,所述第二防眩面6的倾斜角度为20
°
~40
°
,将倾斜角度保持在20
°
~ 40
°
可使得在保证光线被扩散即防眩的同时满足照明强度。
[0029]优选的,第一防眩面5与第二防眩面6的倾斜角度均为35
°

[0030]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3的边长为1mm~1.5mm,优选第一凹槽3的边长为1mm,则第二凹槽4的边长也为1mm,在保证防眩的同时,保证第一凹槽3的凹陷深度不会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性灯具的防眩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灯罩上设置有防眩结构,所述防眩结构包括若干正六边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周围设置有若干正三角形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边与第二凹槽的边等长且相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灯具的防眩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上设置有六个第一防眩面,所述第一防眩面从第一凹槽的六条边分别倾斜向下延伸至正六边形的中心,所述第二凹槽上设置有第二防眩面,所述第二防眩面从第二凹槽的三条边分别倾斜向下延伸至正三角形的中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凯
申请(专利权)人:亮兮柯电气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