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用中小型脱硫塔进气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7556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用中小型脱硫塔进气冷却装置,应用于船舶脱硫塔领域,包括位于上部的圆筒状的进气直段筒体和位于下部的弯头段筒体;弯头段筒体的下壁连接于一个竖直的支腿;进气直段筒体的上部水平嵌入有注水管,包括第一注水管和第二注水管;第二注水管位于第一注水管下方且与第一注水管形成夹角;每个注水管的一端开口且凸出于进气直段筒体外部,另一端封口且固定于进气直段筒体内壁连接有的支撑块上;垂直于注水管的轴向在注水管的侧壁水平延伸出多根两端封口的支管,每根支管的底部均开设有多个喷嘴;每根支管均与注水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脱硫塔的使用寿命,且结构紧凑、进水喷淋冷却效率相比现有技术更高。进水喷淋冷却效率相比现有技术更高。进水喷淋冷却效率相比现有技术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用中小型脱硫塔进气冷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脱硫塔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船舶用中小型脱硫塔进气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将于2020年1月1日开始生效的新规定,船舶将被禁止使用任何硫含量超过0.5%的船用燃料,除非其符合经批准的“等效处理”方法,例如“废气净化系统”,即“脱硫塔”。新规定的目标是减少船舶的硫氧化物(SOX)排放,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在不改变船舶动力系统的前提下,“脱硫塔”将成为“强制设计要求”。
[0003]船用脱硫塔为达到良好的脱硫效果,需要针对船舶的使用环境和特点设计一种能高效去除主机烟气中硫氧化物和保证较长使用寿命的塔体结构,脱硫塔常用结构为U型结构,主要组成包括:脱硫洗涤塔体、侧面烟气进气冷却装置、顶部出气口、底部废水排出口、支撑结构等。其中非常重要的结构就是侧面烟气进气冷却装置,该结构是主机尾气进口,温度非常高,其结构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脱硫塔的脱硫效果和使用寿命,脱硫塔主机烟气可达400℃,在此环境下烟气具有较高的腐蚀性且高温对于硫氧化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用中小型脱硫塔进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位于上部的圆筒状的进气直段筒体(1),以及连接于所述进气直段筒体(1)下方的弯头段筒体(2);所述弯头段筒体(2)的端部包括竖直朝上的上通口和朝向右下侧的下通口,所述弯头段筒体(2)在所述上通口和所述下通口之间为弯曲的管道结构;所述弯头段筒体(2)的下壁连接于一个竖直的支腿(8);所述进气直段筒体(1)的顶端开口设置有上连接法兰(3);所述上通口连通于所述进气直段筒体(1)的底端开口;所述下通口处设置有下连接法兰(4);所述进气直段筒体(1)的上部水平嵌入有第一注水管(5)和第二注水管(6);所述第二注水管(6)位于所述第一注水管(5)下方且与所述第一注水管(5)形成夹角;所述第一注水管(5)的一端开口且凸出于所述进气直段筒体(1)外部,所述第一注水管(5)的另一端封口且固定于所述进气直段筒体(1)内壁连接有的第一支撑块(52)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注水管(5)的轴向在所述第一注水管(5)的侧壁水平延伸出多根两端封口的第一支管(51),每根所述第一支管(51)的底部均开设有多个第一喷嘴(511);每根所述第一支管(51)均与所述第一注水管(5)连通;所述第二注水管(6)的一端开口且凸出于所述进气直段筒体(1)外部,所述第二注水管(6)的另一端封口且固定于所述进气直段筒体(1)内壁连接有的第二支撑块(62)上;垂直于所述第二注水管(6)的轴向在所述第二注水管(6)的侧壁水平延伸出多根两端封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旭清李明金亮王丽娟姬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