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排污结构的螃蟹养殖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537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排污结构的螃蟹养殖箱,解决工厂式立体养殖的阵列式螃蟹养殖箱的排污不畅的问题。本装置包括多个养殖盒,各养殖盒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按行、列布置形成矩阵式养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盒为上侧面开口的盒状,养殖盒的底面有竖向的溢流管,溢流管上端高于养殖盒底面,溢流管下端从养殖盒底面向下延伸,养殖盒的底面还设有排污口,养殖盒底面在排污口周边向排污口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排污口向下连接排污管,所述养殖盒前侧设有可开合的门板,后侧壁底部设有沿底面水平进气的加氧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排污口对每个养殖盒的螃蟹排泄物进行集中排污,保持养殖盒内的生长环境,避免排泄物堆积影响螃蟹生长。蟹生长。蟹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排污结构的螃蟹养殖箱


[0001]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涉及一种螃蟹养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带排污结构的螃蟹养殖箱。

技术介绍

[0002]螃蟹是深受我国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食物,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老少咸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螃蟹的养殖多利用自然水体进行养殖,现在也有工厂化的集中养殖方式,如中国专利局2014年10月15日公告的CN104094874A号专利申请文件,名称为一种工厂蟹养殖系统,该装置包括养殖盒阵列,养殖盒阵列通过排水管连接蓄水回水池,蓄水回水池连接有固形物过滤装置,固形物过滤装置连接有生物滤池,生物滤池连接有脱气消毒机构,脱气消毒机构连接有增氧控温池,增氧控温池连接养殖盒阵列进水管,所述养殖盒阵列、蓄水回水池、固形物过滤装置、生物滤池、脱气消毒机构、增氧控温池均连接到水质监测系统。该装置上下相邻的养殖盒通过溢流管从上向下逐层进水,并在溢流管的管壁设置虹吸管,排出养殖盒的深层水,以利于排污。但是实际生产中,螃蟹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排泄物,利用虹吸管排污由于流速慢,螃蟹排泄物不易随水流流出,而且虹吸管较慢的流速会导致排泄物堵塞管路,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排泄物堆积,导致养殖环境变差,需要频繁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工厂式立体养殖的阵列式螃蟹养殖箱的排污不畅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排污结构的螃蟹养殖箱。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排污结构的螃蟹养殖箱,包括多个养殖盒,各养殖盒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按行、列布置形成矩阵式养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盒为上侧面开口的盒状,养殖盒的底面有竖向的溢流管,溢流管上端高于养殖盒底面,溢流管下端从养殖盒底面向下延伸,养殖盒的底面还设有排污口,养殖盒底面在排污口周边向排污口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排污口向下连接排污管,所述养殖盒前侧设有可开合的门板,后侧壁底部设有沿底面水平进气的加氧口。本装置采用矩阵式养殖结构,从最上侧养殖盒进水,并通过溢流管层层向下送水。本装置中,养殖盒的底面设有排污口并围绕排污口设置导流斜面,养殖盒后侧设有加氧口,既可以增加养殖水中的溶解氧,又可以将螃蟹排泄物向排污口吹动,便于排污口集中排污,排污口可以为自然流或者设置排污泵带动强排。
[0005]作为优选,最下层养殖盒的溢流管和排污口均连接至排污总管;除最下层养殖盒之外的每层养殖盒下方设置有排污支管、养殖盒的排污口连接排污支管,排污支管汇流至排污总管;上下相邻养殖盒的溢流管中,上层养殖盒的溢流管下端低于下层养殖盒的溢流管上端。
[0006]作为优选,每个排污支管与排污总管之间设有定时启动的排污泵。排污泵定时启动,可以产生较大的吸力,能将螃蟹排泄物强力抽吸排污,具有比重力流更好的排污效果。
不同层的排污支管的排污泵交替启动,避免排污总管内压过高。
[0007]作为优选,最上层养殖盒的上方设有进水总管,进水总管与最上层的每个养殖盒之间均设置有进水口。
[0008]作为优选,所述溢流管设置在加氧口和排污口之间,溢流管在加氧口和排污口连线的左侧或右侧偏置设置。
[0009]作为优选,上下相邻养殖盒的溢流管左右交替设置。
[0010]作为优选,所述养殖盒前侧的底面弧形上翘并高于溢流管的上端,养殖盒前侧的上部倾斜设置门板。
[0011]作为优选,所述养殖盒左右相对的两侧壁上端对齐设有供排污支管穿过的U型槽缺。
[0012]作为优选,所述养殖盒左右外侧壁设有用于连接的卡槽。
[0013]作为优选,所述排污口靠养殖盒前侧设置。
[0014]本技术利用排污口对每个养殖盒的螃蟹排泄物进行集中排污,保持养殖盒内的生长环境,避免排泄物堆积影响螃蟹生长。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单个养殖盒正视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单个养殖盒侧视方向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单个养殖盒去除门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进水总管,2、进水口,3、养殖盒,4、溢流管,5、加氧口,6、排污口,7、排污支管,8、排污总管,9、倾斜导向面,10、U型槽缺,11、门板,1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1]实施例:一种带排污结构的螃蟹养殖箱,如图1所示。本装置包括多个养殖盒3,各养殖盒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按行、列布置形成矩阵式养殖结构。
[0022]如图2

4所示,养殖盒3为上侧面开口的盒状,养殖盒的底面有竖向的溢流管4,溢流管4上端高于养殖盒3底面,溢流管下端从养殖盒底面向下延伸,养殖盒的底面还设有排污口6,养殖盒底面在排污口周边向排污口方向倾斜向下设置形成倾斜导向面9。养殖盒3前侧的底面弧形上翘并高于溢流管4的上端,养殖盒前侧的上部倾斜设置门板11。排污口6靠养殖盒前侧设置,养殖盒3后侧壁底部设有沿底面水平进气的加氧口5。溢流管4设置在加氧口5和排污口6之间,溢流管在加氧口和排污口连线的左侧或右侧偏置设置。上下相邻养殖盒3的溢流管4左右交替设置。养殖盒左右外侧壁设有用于连接的卡槽12。
[0023]最上层养殖盒的上方设有进水总管1,进水总管与最上层的每个养殖盒3之间均设置有进水口2。最下层养殖盒3的溢流管4和排污口6均连接至排污总管8;除最下层养殖盒之外的每层养殖盒下方设置有排污支管7、养殖盒的排污口6连接排污支管7,排污支管7汇流至排污总管8;每个排污支管与排污总管之间设有定时启动的排污泵。上下相邻养殖盒的溢流管中,上层养殖盒的溢流管下端低于下层养殖盒的溢流管上端。养殖盒3左右相对的两侧
壁上端对齐设有供排污支管7穿过的U型槽缺。
[0024]养殖盒的底面设有排污口并围绕排污口设置导流斜面,养殖盒后侧设有加氧口,既可以增加养殖水中的溶解氧,又可以将螃蟹排泄物向排污口吹动,便于排污口集中排污,排污口通过排污支管的排污泵带动强排。各排污支管的排污泵交替启动,避免排污总管内压过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排污结构的螃蟹养殖箱,包括多个养殖盒,各养殖盒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按行、列布置形成矩阵式养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盒为上侧面开口的盒状,养殖盒的底面有竖向的溢流管,溢流管上端高于养殖盒底面,溢流管下端从养殖盒底面向下延伸,养殖盒的底面还设有排污口,养殖盒底面在排污口周边向排污口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排污口向下连接排污管,所述养殖盒前侧设有可开合的门板,后侧壁底部设有沿底面水平进气的加氧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排污结构的螃蟹养殖箱,其特征在于:最下层养殖盒的溢流管和排污口均连接至排污总管;除最下层养殖盒之外的每层养殖盒下方设置有排污支管、养殖盒的排污口连接排污支管,排污支管汇流至排污总管;上下相邻养殖盒的溢流管中,上层养殖盒的溢流管下端低于下层养殖盒的溢流管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排污结构的螃蟹养殖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排污支管与排污总管之间设有定时启动的排污泵。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带排污结构的螃蟹养殖箱,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帮信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