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咽喉科用新型上颌窦钳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为一种耳鼻咽喉科用新型上颌窦钳。
技术介绍
[0002]上颌窦为上颌骨体内的锥形空腔,窦壁为骨质,大部分为薄的密质骨板,内稍有松质骨,最薄的地方只有密质骨,窦壁直接被覆粘膜,支配牙齿及牙周组织的血管、神经,通行于骨内牙槽管之中或粘膜下,上颌窦病变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引起患者头疼、头昏,当病变迁延到鼻腔时,常常出现鼻塞等症,属鼻内窥镜常规手术,但由于病灶位置隐蔽,手术操作往往困难,现有的上颌窦钳不便于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节自身的长度,不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耳鼻咽喉科用新型上颌窦钳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耳鼻咽喉科用新型上颌窦钳,解决了不便于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节长度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鼻咽喉科用新型上颌窦钳,包括矩形套、矩形管、转轴和拉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咽喉科用新型上颌窦钳,包括矩形套(1)、矩形管(2)、转轴(25)和拉杆(27),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套(1)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矩形槽,矩形套(1)的内部设有矩形管(2),矩形管(2)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安装有矩形块(3),矩形块(3)的外侧与对应的矩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矩形块(3)的外侧开设有多个方槽(4),多个方槽(4)中的一个方槽(4)内卡装有L形杆(5),位于前侧的一个L形杆(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板(6),位于后侧的一个L形杆(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板(7),矩形套(1)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8),转动杆(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齿轮(9),齿轮(9)与第一齿板(6)和第二齿板(7)相啮合,转动杆(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钮(10),矩形套(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块(11),U形块(11)转动套设在转动杆(8)的外侧,矩形套(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U形卡块(12),U形卡块(12)的内壁分别与第一齿板(6)和第二齿板(7)的外侧滑动连接,矩形套(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左钳柄(13),左钳柄(13)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4),两个连接块(14)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右钳柄(15),左钳柄(13)和右钳柄(15)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咽喉科用新型上颌窦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管(2)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钳口(17),固定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钳口(18),第一钳口(17)与第二钳口(18)相配合,第二钳口(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9),连接板(19)与矩形管(...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