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机的呼吸管路,包括呼吸机本体和固连在呼吸机本体的一端面上的出气管口,所述出气管口远离呼吸机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接通管,所述接通管远离出气管口的一端面上连通有呼吸软管;所述接通管朝向出气管口的一端面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接通管的内孔之间留有插接管,所述出气管口的外圆周面上固连有密封环一,所述环形槽的环形内壁上开设有与密封环一相安装的密封槽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密封环一、密封槽一、密封环二和密封槽二的双重密封连接,确保了出气管口和接通管连接的稳定性,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呼吸管路与呼吸机连接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与呼吸机连接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与呼吸机连接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机的呼吸管路
[0001]本技术属于呼吸机配件管路
,尤其涉及一种呼吸机的呼吸管路。
技术介绍
[0002]急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急救呼吸机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氧气瓶的输气口与急救呼吸机的进口相连通,然后再通过呼吸管路与急救呼吸机的出气管口相连通,最后将氧气通过呼吸管路输送给病人。
[0003]目前的呼吸管路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多数都是直接通过套接的方式将呼吸管路的连接端直接套接在呼吸机的出气管口上,这样直接套接的方式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急救的过程中因急救病人救护车运输不稳定,其呼吸管路很容易与呼吸机的相分离,连接的稳定性较差,严重影响了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机的呼吸管路,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呼吸管路与呼吸机连接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呼吸机的呼吸管路,包括呼吸机本体和固连在呼吸机本体的一端面上的出气管口,所述出气管口远离呼吸机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接通管,所述接通管远离出气管口的一端面上连通有呼吸软管;所述接通管朝向出气管口的一端面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接通管的内孔之间留有插接管;所述出气管口的外圆周面上固连有密封环一,所述环形槽的环形内壁上开设有与密封环一相安装的密封槽一,出气管口朝向环形槽的一端间隙插接在环形槽的内部且同时密封环一紧密连接在密封槽一的内部;所述插接管的外圆周面上固连有密封环二,所述出气管口的内孔壁上开设有与密封环二相适配的密封槽二,所述插接管朝向出气管口的一端间隙插接在出气管口的内孔中且同时密封环二紧密连接在密封槽二的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接通管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摩砂层。
[000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9]1、通过密封环一、密封槽一、密封环二和密封槽二的双重密封连接,确保了出气管口和接通管连接的稳定性,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呼吸管路与呼吸机连接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0010]2、本技术中,在安装接通管和出气管口时,摩砂层增大了摩擦力,便于对接通管进行受力,进而便于接通管和出气管口的安装。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中出气管口和接通管的拆分示意图。
[0013]图中标记:1、呼吸机本体;2、出气管口;3、接通管;301、呼吸软管;4、密封环一;5、环形槽;6、插接管;7、密封环二;701、密封槽二;8、摩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实施例1
[0016]参照图1
‑
2,一种呼吸机的呼吸管路,包括呼吸机本体1和固连在呼吸机本体1的一端面上的出气管口2,呼吸机本体1与现有技术相同,出气管口2的两侧分别固连有进气管和电源接头;
[0017]出气管口2远离呼吸机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接通管3,接通管3远离出气管口2的一端面上连通有呼吸软管301;接通管3朝向出气管口2的一端面上开设有环形槽5,环形槽5与接通管3的内孔之间留有插接管6;出气管口2的外圆周面上固连有密封环一4,环形槽5的环形内壁上开设有与密封环一4相安装的密封槽一,出气管口2朝向环形槽5的一端间隙插接在环形槽5的内部且同时密封环一4紧密连接在密封槽一的内部;插接管6的外圆周面上固连有密封环二7,出气管口2的内孔壁上开设有与密封环二7相适配的密封槽二701,插接管6朝向出气管口2的一端间隙插接在出气管口2的内孔中且同时密封环二7紧密连接在密封槽二701的内部。
[0018]本技术中,出气管口2能够间隙插接在环形槽5的内部,且出气管口2上的密封环一4能够与环形槽5内壁上的密封槽一相紧密连接,密封环一4和密封槽一的相互配合确保了密封性,进而出气管口2可以与接通管3相紧密并密封连接在一起;通过插接管6、密封环二7和密封槽二701的相互配合,出气管口2间隙插接在环形槽5内部的同时插接管6也间隙插接在出气管口2的内孔中,进而插接管6上的密封环二7能够与出气管口2内孔壁上的密封槽二701相紧密并密封连接在一起;通过密封环一4、密封槽一、密封环二7和密封槽二701的双重密封连接,确保了出气管口2和接通管3连接的稳定性,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呼吸管路与呼吸机连接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0019]实施例2
[0020]参照图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接通管3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摩砂层8。
[0021]本技术中,在安装接通管3和出气管口2时,摩砂层8增大了摩擦力,便于对接通管3进行受力,进而便于接通管3和出气管口2的安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机的呼吸管路,包括呼吸机本体(1)和固连在呼吸机本体(1)的一端面上的出气管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口(2)远离呼吸机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接通管(3),所述接通管(3)远离出气管口(2)的一端面上连通有呼吸软管(301);所述接通管(3)朝向出气管口(2)的一端面上开设有环形槽(5),所述环形槽(5)与接通管(3)的内孔之间留有插接管(6);所述出气管口(2)的外圆周面上固连有密封环一(4),所述环形槽(5)的环形内壁上开设有与密封环一(4)相安装的密封槽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鹏,陈婷婷,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辉瑞生物医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