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型浅水型湖泊重构深浅底层地貌及良性稳定生态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型浅水型湖泊重构深浅底层地貌及良性稳定生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与深水湖泊相比较,浅水湖泊没有长期稳定的温度分层,单位体积的水体拥有的水土界面面积大,风浪对湖泊沉积物的扰动作用强烈,表层未固结的沉积物频繁再悬浮;岸边带与敞水区的界线模糊,水体生态系统结构复杂;营养盐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机制复杂,营养盐的循环速率比较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问题,提供一种大型浅水型湖泊重构深浅底层地貌及良性稳定生态系统,利用生态学原理,通过重构深浅底层多样性地貌,减少波浪风力等动力因素对水体底泥层的扰动,同时,构建经重构后底层地貌的生物群落结构,增加生物多样性,使浅水型湖泊恢复自净能力,实现其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自我演替的良性循环。
[0004]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大型浅水型湖泊重构深浅底层地貌及良性稳定生态系统,其特征是通过开挖底泥a形成浅水型湖泊深水区,开挖得到的底泥a填埋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大型浅水型湖泊重构深浅底层地貌及良性稳定生态系统,其特征是通过开挖底泥a(1
‑
1)形成浅水型湖泊深水区(5),开挖得到的底泥a(1
‑
1)填埋于该湖泊其他区域,底泥a(1
‑
1)输送后形成的底泥b(1
‑
2)进行堆积,形成浅水区(4),所述浅水区(4)的外围是湖滨带(3),湖滨带(3)位于浅水型湖泊的水陆交错带,所述深水区(5)内投放生态礁石(7),所述浅水区(4)内种植沉水植物(6)、观赏荷(8),所述湖滨带(3)种植有挺水植物(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型浅水型湖泊重构深浅底层地貌及良性稳定生态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深水区(5)开挖深度1
‑
10m,所述深水区(5)内投放的生态礁石(7)的数量为1个以上,生态礁石(7)表面的生态礁石外壳(13)由湖泊表层污染严重的底泥a(1
‑
1)烧结而成,生态礁石外壳(13)上种植有沉水植物(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