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桡动脉压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374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桡动脉压迫器,包括一弹性支撑板,在所述弹性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在所述弹性支撑板中部的下侧设有一用于压迫在患者桡动脉抽血点上的压迫块,在所述压迫块上设有止血棉垫;一用于对调节压迫块的压迫在患者桡动脉抽血点上的压迫压力的压力调节装置,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设置在弹性支撑板中部上且与压迫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患者的需求适当的调节压迫板的压力,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以及压迫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出现血肿、肢体的缺血、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能够使医护人员的工作进度顺利进行,给苏醒室中工作的医护人员带来了较大的便利。中工作的医护人员带来了较大的便利。中工作的医护人员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桡动脉压迫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到一种多功能桡动脉压迫器。

技术介绍

[0002]现代临床当中动脉穿刺已经成为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项常规手段,而动脉穿刺需要的压迫时间长、压力适当等问题,如何做到有效压迫止血,降低并发症,是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新问题。
[0003]在苏醒室,动脉采血做血气分析、动脉血压监测比较常见,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桡动脉抽血完成后,一般采用胶布缠绕压迫或人工压迫,若采用缠绕胶布压迫难以控制压迫效果,压迫不当会出现血肿、肢体的缺血、血栓等严重并发症;若采用人工压迫则由于耗时较长,会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进度,给苏醒室中工作的医护人员带来了较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目的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根据患者的需求适当的调节压迫板的压力,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以及压迫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出现血肿、肢体的缺血、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能够使医护人员的工作进度顺利进行,给苏醒室中工作的医护人员带来了较大的便利的多功能桡动脉压迫器。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多功能桡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一弹性支撑板,在所述弹性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在所述弹性支撑板中部的下侧设有一用于压迫在患者桡动脉抽血点上的压迫块,在所述压迫块上设有止血棉垫;
[0008]一用于对调节压迫块的压迫在患者桡动脉抽血点上的压迫压力的压力调节装置,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设置在弹性支撑板中部上且与压迫块相连接;
[0009]一用于搭接在患者桡动脉抽血点一侧上的第一腕带,所述第一腕带的一端设置在弹性支撑板的第一连接孔上,在所述第一腕带的另一端上设有子魔术贴;
[0010]一用于搭接在患者桡动脉抽血点另一侧上的第二腕带,所述第二腕带的一端设置在弹性支撑板的第二连接孔上,在所述第二腕带的另一端上设有与子魔术贴相配合的母魔术贴。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手动调节块和滑块,所述手动调节块设置在开设在弹性支撑板中部的压力调节孔内,在所述压力调节孔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在所述手动调节块的外周面上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开设在弹性支撑板中部的滑道内,且滑道设置在压力调节孔的下侧,在所述滑块的中部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上端设置在滑块的中部上,在所述连接柱的下端设有万向球头,在所述压迫块上端的中部设有用于安装万向球头的球头座。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手动调节块的上端设有一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手动调节压迫压力的调节手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根据患者的需求适当的调节压迫板的压力,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以及压迫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出现血肿、肢体的缺血、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能够使医护人员的工作进度顺利进行,给苏醒室中工作的医护人员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7]图3为图1的A

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参照图1

图3所示,图中给出了一种多功能桡动脉压迫器,包括弹性支撑板100、压力调节装置200、第一腕带300和第二腕带400。
[0020]在弹性支撑板100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0和第二连接孔120,第一连接孔110和第二连接孔120整体长方形,在弹性支撑板100中部的下侧设有一用于压迫在患者桡动脉抽血点上的压迫块500,在压迫块500上设有止血棉垫600。
[0021]压力调节装置200用于对调节压迫块的压迫在患者桡动脉抽血点上的压迫压力,压力调节装置200设置在弹性支撑板100中部上且与压迫块500相连接,采用此种结构能够根据患者的需求适当的调节压迫板的压力。
[0022]第一腕带300用于搭接在患者桡动脉抽血点一侧上,第一腕带300的一端设置在弹性支撑板100的第一连接孔110上,在第一腕带300的另一端上设有子魔术贴310。
[0023]第二腕带400用于搭接在患者桡动脉抽血点另一侧上,第二腕带400的一端设置在弹性支撑板100的第二连接孔120上,在第二腕带400的另一端上设有与子魔术贴310相配合的母魔术贴410。
[0024]压力调节装置200包括手动调节块210和滑块220,手动调节块210设置在开设在弹性支撑板100中部的压力调节孔内130,在压力调节孔130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在手动调节块210的外周面上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0025]滑块220滑动设置在开设在弹性支撑板100中部的滑道140内,且滑道140设置在压力调节孔130的下侧,在滑块220的中部设有连接柱230,连接柱230的上端设置在滑块220的中部上,在连接柱230的下端设有万向球头240,在压迫块500上端的中部设有用于安装万向球头240的球头座510,采用此种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了患者腕部的舒适度,有效的提高了
该多功能桡动脉压迫器的实用性能。
[0026]在手动调节块210的上端设有一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手动调节压迫压力的调节手柄211,采用此种结构方便患者进行操作,进一步提高了该多功能桡动脉压迫器的实用性能。
[0027]综上所述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根据患者的需求适当的调节压迫板的压力,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以及压迫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出现血肿、肢体的缺血、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能够使医护人员的工作进度顺利进行,给苏醒室中工作的医护人员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00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桡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弹性支撑板,在所述弹性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在所述弹性支撑板中部的下侧设有一用于压迫在患者桡动脉抽血点上的压迫块,在所述压迫块上设有止血棉垫;一用于对调节压迫块的压迫在患者桡动脉抽血点上的压迫压力的压力调节装置,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设置在弹性支撑板中部上且与压迫块相连接;一用于搭接在患者桡动脉抽血点一侧上的第一腕带,所述第一腕带的一端设置在弹性支撑板的第一连接孔上,在所述第一腕带的另一端上设有子魔术贴;一用于搭接在患者桡动脉抽血点另一侧上的第二腕带,所述第二腕带的一端设置在弹性支撑板的第二连接孔上,在所述第二腕带的另一端上设有与子魔术贴相配合的母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胡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肺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