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极限安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667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极限安全装置,包括电梯井,所述电梯井顶部的中部开设有开口,所述电梯井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曳引机构,所述曳引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央控制机构,所述曳引机构的牵引绳贯穿开口延伸至电梯井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轿厢,所述电梯井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壳,所述缓冲壳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电梯井、曳引机构、中央控制机构、缓冲壳、轿厢、压力传感器、缓冲弹簧、活动板、壳体、安装壳、支撑板、定位销、插接板、定位槽、定位弹簧、拉杆和连接板的配合使用,具备缓冲功能,防止压力传感器被压坏,方便进行拆装,提高维修或更换效率的优点。的优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极限安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为一种电梯极限安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
[0003]在现代建筑建设中,电梯已经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极大的提高了人们出行效率,目前为了防止电梯轿厢上升到电梯井的最高处或下降到最低处会利用压力传感器进行控制,现有的压力传感器不具备缓冲功能,这样当轿厢触碰到压力传感器时会压坏传感器,而且不方便对压力传感器进行拆装,降低了维修或更换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极限安全装置,具备缓冲功能,防止压力传感器被压坏,方便进行拆装,提高维修或更换效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压力传感器不具备缓冲功能,这样当轿厢触碰到压力传感器时会压坏传感器,不方便对压力传感器进行拆装,降低了维修或更换效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极限安全装置,包括电梯井,所述电梯井顶部的中部开设有开口,所述电梯井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曳引机构,所述曳引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央控制机构,所述曳引机构的牵引绳贯穿开口延伸至电梯井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轿厢,所述电梯井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壳,所述缓冲壳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板,上下活动板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活动板远离缓冲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活动板的一侧贯穿至缓冲壳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插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安装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连接板,左右连接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远离连接板的一侧贯穿安装壳并延伸至定位槽的内腔,所述连接板远离定位销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定位弹簧和拉杆,所述拉杆远离连接板的一侧贯穿至壳体的外侧。
[0006]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远离活动板的一侧与缓冲壳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表面与缓冲壳的连接处活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拉杆的表面与壳体的连接处活动连接,所述拉杆远离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
[0008]优选的,所述定位销远离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倒角,所述定位弹簧远离连接板的一侧与壳体的内腔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定位销的表面与安装壳的连接处活动连接,所述定位销和定位槽的数量均为四个。
[0010]优选的,所述中央控制机构的输出端与曳引机构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中央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电梯井、曳引机构、中央控制机构、缓冲壳、轿厢、压力传感器、缓冲弹簧、活动板、壳体、安装壳、支撑板、定位销、插接板、定位槽、定位弹簧、拉杆和连接板的配合使用,具备缓冲功能,防止压力传感器被压坏,方便进行拆装,提高维修或更换效率的优点,值得推广。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倒角,能够方便定位销插入定位槽内;
[0014]通过设置拉环,能够方便拉动拉杆;
[0015]通过设置活动板,能够对支撑板起到限位作用;
[0016]通过设置连接板,能够使定位弹簧推动定位销插入定位槽内。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缓冲壳的主视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安装壳和插接板的主视剖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安装壳和壳体的仰视剖视图。
[0021]图中:1电梯井、2曳引机构、3中央控制机构、4缓冲壳、5轿厢、6压力传感器、7开口、8缓冲弹簧、9活动板、10壳体、11安装壳、12支撑板、13定位销、14插接板、15定位槽、16倒角、17拉环、18定位弹簧、19拉杆、20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本技术中的电梯井1、曳引机构2、中央控制机构3、缓冲壳4、轿厢5、压力传感器6、缓冲弹簧8、活动板9、壳体10、安装壳11、支撑板12、定位销13、插接板14、定位槽15、定位弹簧18、拉杆19和连接板20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
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0026]请参阅图1

4,一种电梯极限安全装置,包括电梯井1,电梯井1顶部的中部开设有开口7,电梯井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曳引机构2,曳引机构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央控制机构3,曳引机构2的牵引绳贯穿开口7延伸至电梯井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轿厢5,电梯井1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壳4,缓冲壳4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板9,上下活动板9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8,活动板9远离缓冲弹簧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远离活动板9的一侧贯穿至缓冲壳4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安装壳11,安装壳1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插接板14,插接板14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15,插接板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6,安装壳1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10,壳体10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连接板20,左右连接板20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销13,定位销13远离连接板20的一侧贯穿安装壳11并延伸至定位槽15的内腔,连接板20远离定位销13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定位弹簧18和拉杆19,拉杆19远离连接板20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极限安全装置,包括电梯井(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1)顶部的中部开设有开口(7),所述电梯井(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曳引机构(2),所述曳引机构(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央控制机构(3),所述曳引机构(2)的牵引绳贯穿开口(7)延伸至电梯井(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轿厢(5),所述电梯井(1)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壳(4),所述缓冲壳(4)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板(9),上下活动板(9)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8),所述活动板(9)远离缓冲弹簧(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远离活动板(9)的一侧贯穿至缓冲壳(4)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安装壳(11),所述安装壳(1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插接板(14),所述插接板(14)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15),所述插接板(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6),所述安装壳(1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连接板(20),左右连接板(20)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销(13),所述定位销(13)远离连接板(20)的一侧贯穿安装壳(11)并延伸至定位槽(15)的内腔,所述连接板(20)远离定位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昆祥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石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