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承祖专利>正文

正反转双向交流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6616 阅读:1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正反转双向交流接触器,包括外壳、下铁芯、上铁芯、励磁线圈、动触头复位弹簧、输出接线端子、静触头、动触头、联接板、中心支架、输入接线端子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联接板是至少三根长条形片状刚性导体,联接板在中间位置制有一个弧形凸起,联接板在该凸起处活动架设于中心支架的中心销上,连动板通过组合接扣与上铁芯固定连接,在连动板顶板和联接板之间以一定量的预紧力安装压簧,在励磁线圈不工作的状态下,联接板总体保持水平,相应静触头和动触头之间保持若干毫米的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防止双向动触头同时接触静触头,避免发生短路。(*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气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控制电机正反 转的双向交流接触器。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98230953公开了一种控制电机正反转交流接触器,采 用双电磁铁吸动动铁芯,动铁芯带动上、下拉动动触头分别与主静输 入、输出触头的闭合或断开,使得接触器的输出电流相序变化,来实 现电机正反转。相比于常见的的交流接触器,这种控制电机正反转交 流接触器虽然具有成本低廉、体积小巧、线路简单、安装维修简便的 优点,但由于其上拉动触头和下拉动触头都必须通过柔性金属片固定 连接于动触头架上,当动、静触头烧蚀粘连时,容易造成换向时上拉 动触头和下拉动触头同时与静触头连接,形成短路,烧毁接触器和/ 或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反转双向交流接触器,它可以 有效防止双向动触头同时接触静触头,避免发生短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正反转双向交流接触器,包括外壳、与外壳固定的下铁芯、可上下活动的上铁芯、 可吸引或释放上铁芯的励磁线圏、安装于励磁线圏上方用于在励磁线 圏不工作时分离上铁芯和下铁芯,将相应上铁芯推回初始状态位置的动触头复位弹簧,通过输出接线端子与外壳固定连接的静触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正反转双向交流接触器,包括外壳(1)、与外壳固定的下铁芯(2)、可上下活动的上铁芯(3)、可吸引或释放上铁芯(3)的励磁线圈(4)、安装于励磁线圈(4)上方用于在励磁线圈(4)不工作时分离上铁芯(3)和下铁芯(4),将相应上铁芯(3)推回初始状态位置的动触头复位弹簧(5),通过输出接线端子(6)与外壳(1)固定连接的静触头(7)、可接触或脱离相应静触头(7)的动触头(8)、两端制有动触头(8)的联接板(9),用于机械连接联接板(9)的中心支架(10)、与联接板(9)固定连接的输入接线端子(11)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板(9)是至少三根长条形片状刚性导体,联接板(9)在中间位置制有一个...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正反转双向交流接触器,包括外壳(1)、与外壳固定的下铁芯(2)、可上下活动的上铁芯(3)、可吸引或释放上铁芯(3)的励磁线圈(4)、安装于励磁线圈(4)上方用于在励磁线圈(4)不工作时分离上铁芯(3)和下铁芯(4),将相应上铁芯(3)推回初始状态位置的动触头复位弹簧(5),通过输出接线端子(6)与外壳(1)固定连接的静触头(7)、可接触或脱离相应静触头(7)的动触头(8)、两端制有动触头(8)的联接板(9),用于机械连接联接板(9)的中心支架(10)、与联接板(9)固定连接的输入接线端子(11)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板(9)是至少三根长条形片状刚性导体,联接板(9)在中间位置制有一个弧形凸起,联接板(9)在该凸起处活动架设于中心支架(10)的中心销(1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承祖
申请(专利权)人:汪承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