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皮环甲膜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6462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皮环甲膜穿刺针,能够更便捷的进行抽吸操作,同时通过组合式针尖实现穿刺,穿刺后将其分离,能够减少使用过程中对气管可能造成的划伤,其结构包括:芯针、外针尖、抽吸结构,所述外针尖的轴线位置设置有能够放入芯针的通道,与芯针连接成组合式的针尖,组合后进行穿刺,所述抽吸结构位于外针尖中,穿刺成功后,抽吸结构通过位于尖部的进气凸吸入气体,便于使用者判断穿刺情况,不需要外接注射器就可以直接使用,简化了操作,而且芯针取出后,外针尖可以直接与气管导管连接,外针尖轴线的通道与气管导管连接后能够形成气体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省去了外接注射器,使用更加方便。使用更加方便。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皮环甲膜穿刺针


[0001]本技术属于麻醉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皮环甲膜穿刺针。

技术介绍

[0002]环甲膜位于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之间,前无坚硬遮挡组织,仅有柔软的甲状腺通过,后通气管,它仅为一层薄膜,周围无要害部位,因此利于穿刺。如果自己寻找,可以低头,然后沿喉结最突出处向下轻轻地摸,在约2~3厘米处有一如黄豆大小的凹陷,此处即为环甲膜位置所在。在进行经皮环甲膜穿刺时,患者取仰卧位,头后仰,局部消毒后术者用食指中指固定环状软骨两侧,以一粗注射针垂直刺入环甲膜。由于环甲膜后为中空的气管,因此刺穿后有落空感,术者会觉得阻力突然消失,接着回抽,如有空气抽出,则穿刺成功,若上呼吸道完全阻塞难以呼吸时,需另刺入气管导管针为呼吸建立通路。
[0003]但是现有技术多是采用的专用的穿刺针,刺入后连接注射器回抽,无误后再插入气管导管建立呼吸通路,但是这个过程中,穿刺针需要与不同的器件连接,而且穿刺针的针尖还是位于气管中,气管后是食管,一旦操作不当就可能划伤气管,甚至穿破食管,造成食管

气管瘘,存在一定的隐患。
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皮环甲膜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尖、抽吸结构,所述针尖是组合式针尖,包括:芯针、外针尖,所述外针尖的轴线位置设置有通道,用于放置芯针,所述外针尖的尖部向轴线收缩,且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芯针是一根长针,芯针的尖部尖锐;所述抽吸结构位于外针尖中,包括:气道、推片、隔块,所述气道是位于外针尖中的管状空间,气道顶部通过外针尖尖部的进气口与外界连通,所述隔块水平设置在气道中,隔块将气道分隔两个不同的部分,隔块远离尖部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推片是位于外针尖外侧的环片,推片的内环通过短杆与连接杆连接,进而带动隔块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孟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