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PICC置管患者病员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6217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PICC置管患者病员服,包括病员服主体,所述病员服主体两端设置有病员服袖子,所述病员服袖子上设置有半圆形开口,所述半圆形开口通过隐形拉链连接,所述隐形拉链两端均设置有拉链头,所述半圆形开口内侧设置有内部衬层,所述内部衬层内设置有若干个管路夹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病员服的上臂对应PICC置管处设置了半圆形开口,采用隐形拉链连接,可以在需要输液的时候打开开口部位,进行输液操作,使得患者身穿病员服不影响输液,无需裸露整个上臂,避免输液时着凉,通过内部衬层避免拉链划伤患者,且在内部衬层上设置了管路夹具,可以方便输液的时候固定PICC置管,增加了身穿病员服输液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值得推广。值得推广。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PICC置管患者病员服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新型PICC置管患者病员服。

技术介绍

[0002]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PICC置管时因穿刺点在外周表浅静脉,不会出现血气胸、大血管穿孔、感染、空气栓塞等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且血管的选择范围较大,穿刺成功率高,穿刺部位肢体的活动不受限制。可减少因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操作方法简捷易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直接在病房操作。PICC导管材料由特殊聚胺酯制成,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顺应性,导管非常柔软,不宜折断,在体内可留置6个月

1年,置管后的患者生活习惯基本不会受到影响。因导管可直接进入上腔静脉,此处血流量大,可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或化疗药物造成的局部组织疼痛,坏死,静脉炎等。
[0003]但是,PICC置管患者穿普通病员服因袖子遮盖上臂无法输液,若不穿病员服裸露整个手臂,虽方便了输液但手臂裸露会使患者感觉寒凉,倍感不适,为了解决此问题,因此设计了一种新型PICC置管患者病员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PICC置管患者病员服,能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新型PICC置管患者病员服,包括病员服主体,所述病员服主体两端设置有病员服袖子,所述病员服袖子上设置有半圆形开口,所述半圆形开口通过隐形拉链连接,所述隐形拉链两端均设置有拉链头,所述半圆形开口内侧设置有内部衬层,所述内部衬层内设置有若干个管路夹具,所述管路夹具包括硅胶底座,所述硅胶底座中间设置有管路卡槽,所述硅胶底座上端设置有魔术贴子面与魔术贴母面。
[0007]进一步地,所述病员服主体领口部位通过纽扣连接有可拆卸领口。
[0008]进一步地,所述管路卡槽下端设置有缓冲中空腔。
[0009]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底座采用医用级硅胶材料制成。
[0010]进一步地,所述魔术贴子面下端设置有海绵防护垫层。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在病员服的上臂对应PICC置管处设置了半圆形开口,采用隐形拉链连接,可以在需要输液的时候打开开口部位,进行输液操作,使得患者身穿病员服不影响输液,无需裸露整个上臂,避免输液时着凉;
[0013](2)本技术通过内部衬层避免拉链划伤患者,且在内部衬层上设置了管路夹
具,可以方便输液的时候固定PICC置管,增加了身穿病员服输液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衬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管路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号:
[0018]1‑
病员服主体,2

病员服袖子,3

半圆形开口,4

隐形拉链,5

拉链头,6

内部衬层,7

管路夹具,8

硅胶底座,9

管路卡槽,10

魔术贴子面,11

魔术贴母面,12

纽扣,13

可拆卸领口,14

缓冲中空腔,15

海绵防护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PICC置管患者病员服,包括病员服主体1,所述病员服主体1两端设置有病员服袖子2,所述病员服袖子2上设置有半圆形开口3,所述半圆形开口3通过隐形拉链4连接,所述隐形拉链4两端均设置有拉链头5,所述半圆形开口3内侧设置有内部衬层6,所述内部衬层6内设置有若干个管路夹具7,所述管路夹具7包括硅胶底座8,所述硅胶底座8中间设置有管路卡槽9,所述硅胶底座8上端设置有魔术贴子面10与魔术贴母面11。
[00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在病员服袖子2上设置半圆形开口3,其中左右都设置有开口,都可以方便的进行输液操作,其中半圆形开口3使用隐形拉链4连接,不影响美观的情况下可以打开,使用的时候通过拉链头5拉开隐形拉链4,将半圆形开口3翻转,使得病员服袖子2暴露出一个半圆形的开口,其中内部衬层6的设计有效防止了隐形拉链4划伤皮肤,对患者提供了良好的保护作用,且在内部衬层6上设置了管路夹具7,当打开半圆形开口3进行输液操作的时候,可以固定PICC置管,将PICC置管卡放在管路卡槽9内部,随后将魔术贴子面10粘贴在魔术贴母面11上,通过魔术贴结构设计,提高了固定管路时的效率,操作简单快捷,固定稳定可靠,可以在输液的时候保证管路稳定,避免出现管路松动等危险情况。
[002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病员服主体1领口部位通过纽扣12连接有可拆卸领口13,方便更换领口进行单独清洗,保证卫生性与整洁性。
[002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管路卡槽9下端设置有缓冲中空腔14,中空结构具有一定弹性,可以针对不同管路固定操作。
[002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硅胶底座8采用医用级硅胶材料制成。
[002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魔术贴子面10下端设置有海绵防护垫层15,保护固定在内部的管路结构。
[0026]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
[0027](1)本技术通过在病员服的上臂对应PICC置管处设置了半圆形开口,采用隐形拉链连接,可以在需要输液的时候打开开口部位,进行输液操作,使得患者身穿病员服不影响输液,无需裸露整个上臂,避免输液时着凉;
[0028](2)本技术通过内部衬层避免拉链划伤患者,且在内部衬层上设置了管路夹具,可以方便输液的时候固定PICC置管,增加了身穿病员服输液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值得推广。
[002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PICC置管患者病员服,包括病员服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员服主体(1)两端设置有病员服袖子(2),所述病员服袖子(2)上设置有半圆形开口(3),所述半圆形开口(3)通过隐形拉链(4)连接,所述隐形拉链(4)两端均设置有拉链头(5),所述半圆形开口(3)内侧设置有内部衬层(6),所述内部衬层(6)内设置有若干个管路夹具(7),所述管路夹具(7)包括硅胶底座(8),所述硅胶底座(8)中间设置有管路卡槽(9),所述硅胶底座(8)上端设置有魔术贴子面(10)与魔术贴母面(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密楚盼盼杨青青王甘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胸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