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多段屏蔽泵的承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6178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多段屏蔽泵的承压结构,包括耐压锻件外筒、泵轴、导流泵体,所述泵轴安插在耐压锻件外筒内,所述导流泵体套装在泵轴上并位于所述耐压锻件外筒内的前腔、后腔之间,所述泵轴位于前腔处套装有前侧导叶,所述前侧导叶上安装有前侧叶轮,所述泵轴位于后腔处套装有后侧导叶,所述后侧导叶上安装有后侧叶轮,所述耐压锻件外筒上安装有泵入口、泵出口,所述泵入口、泵出口均与前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安全性高,采用锻造组焊结构的耐压锻件外筒承受压力,泵体只起到导流作用,混流与出口作用均在耐压锻件外筒上,保留了叶轮背靠背结构,泵体隔离前后腔的同时保留介质原流动方向,进而保证轴向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多段屏蔽泵的承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屏蔽电泵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高压多段屏蔽泵的承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屏蔽电泵具有无泄漏、全密封构造、无需外部润滑、结构紧凑、电机和泵同轴一体等优点,在应对有害介质时屏蔽套有极大优势,如图1所示,现有屏蔽泵多段泵为轴向力调整,采用叶轮背靠背结构,使前侧叶轮与后侧叶轮产生的轴向力相互抵消,现有屏蔽泵介质流向由入口进入经前腔叶轮导叶至泵体导流至后腔经后腔叶轮导叶至泵体出口导出,泵体起到导流、混流与出口一体,但现有屏蔽泵的铸造前筒及铸造泵体无法在高压工况下使用,会导致危险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问题,提供一种高压多段屏蔽泵的承压结构。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压多段屏蔽泵的承压结构,包括耐压锻件外筒、泵轴、导流泵体,所述泵轴安插在耐压锻件外筒内,所述导流泵体套装在泵轴上并位于所述耐压锻件外筒内的前腔、后腔之间,所述泵轴位于前腔处套装有前侧导叶,所述前侧导叶上安装有前侧叶轮,所述泵轴位于后腔处套装有后侧导叶,所述后侧导叶上安装有后侧叶轮,所述耐压锻件外筒上安装有泵入口、泵出口,所述泵入口、泵出口均与前腔连通。
[0005]所述泵入口轴向设置在耐压锻件外筒的端面上,所述泵出口径向设置在耐压锻件外筒的圆周面上。
[0006]所述导流泵体为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内开设有导流流道。
[0007]所述导流泵体两端分别安装在前侧导叶、后侧导叶上。
[0008]本技术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安全性高,采用锻造组焊结构的耐压锻件外筒承受压力,泵体只起到导流作用,混流与出口作用均在耐压锻件外筒上,保留了叶轮背靠背结构,泵体隔离前后腔的同时保留介质原流动方向,进而保证轴向力。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现有高压多段屏蔽泵的承压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其中:1、耐压锻件外筒
ꢀꢀ
2、泵轴
ꢀꢀ
3、导流泵体
ꢀꢀ
31、导流流道
ꢀꢀ
4、前腔
ꢀꢀ
5、后腔
ꢀꢀ
6、前侧导叶
ꢀꢀ
7、前侧叶轮
ꢀꢀ
8、后侧导叶
ꢀꢀ
9、后侧叶轮
ꢀꢀ
10、泵入口
ꢀꢀ
11、泵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高压多段屏蔽泵的承压结构,包括耐压锻件外筒1、泵轴2、导流泵体3,所述耐压锻件外筒1采用锻造组焊结构,可承受压力,可有效避免在高压环境下因铸造缺陷导致的危险,所述泵轴2安插在耐压锻件外筒1内,所述导流泵体3套装在泵轴2上并位于所述耐压锻件外筒1内的前腔4、后腔5之间,所述泵轴2位于前腔4处套装有前侧导叶6,所述前侧导叶6上安装有前侧叶轮7,所述泵轴2位于后腔5处套装有后侧导叶8,所述后侧导叶8上安装有后侧叶轮9,所述导流泵体3两端分别安装在前侧导叶6、后侧导叶8上,所述导流泵体3为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内开设有导流流道31,所述导流流道31隔离前腔4和后腔5的同时保留介质原流动方向,进而保证轴向力,所述耐压锻件外筒1上安装有泵入口10、泵出口11,所述泵入口10轴向设置在耐压锻件外筒1的端面上,所述泵出口11径向设置在耐压锻件外筒1的圆周面上,所述泵入口10、泵出口11均与前腔4连通。
[0013]本技术的导流泵体3只起到导流作用,混流与出口作用均在耐压锻件外筒1上,介质流向由泵入口10进入,经前腔4的前侧叶轮7、前侧导叶6至导流泵体3,导流泵体3的前侧的导流流道31将介质由前腔4导入后腔5,再经后腔5的后侧叶轮9、后侧导叶8导流至导流泵体3,导流泵体3的后侧的导流流道31将介质由后腔5导入前腔4,最后经泵出口11导出。
[001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压多段屏蔽泵的承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耐压锻件外筒、泵轴、导流泵体,所述泵轴安插在耐压锻件外筒内,所述导流泵体套装在泵轴上并位于所述耐压锻件外筒内的前腔、后腔之间,所述泵轴位于前腔处套装有前侧导叶,所述前侧导叶上安装有前侧叶轮,所述泵轴位于后腔处套装有后侧导叶,所述后侧导叶上安装有后侧叶轮,所述耐压锻件外筒上安装有泵入口、泵出口,所述泵入口、泵出口均与前腔连通。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明范关楠熊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帝国屏蔽电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