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睡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597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睡袋,包括睡袋本体、保暖帽和防蚊机构,所述睡袋本体由上袋和下袋组成,所述上袋的左右两侧与所述下袋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上袋的后端从所述下袋的后端绕至所述下袋的底部并与所述下袋的底部通过固定机构连接,所述上袋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上袋的中部打开的第一拉链。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当需要使用防蚊机构时,通过将第一转动杆拉出转动槽并转动至上袋上,通过将第一转动杆上的公魔术贴与上袋上的母魔术贴粘合即可将第一转动杆固定在上袋上,此时第一转动杆通过另一个防蚊帐将第二转动杆拉出收纳槽,第二转动杆拉出时将其中一个防蚊帐撑起,使防蚊机构撑开将保暖帽的顶部盖上,且不影响使用者的正常呼吸。常呼吸。常呼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睡袋


[0001]本技术涉及野营用品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睡袋。

技术介绍

[0002]睡袋就是睡觉时用的袋子。市场上绝大部分的睡袋都有舒适温度和极限温度的标识,舒适温度是使用者在整夜睡眠中的一系列温度,有最高和最低限度。最高舒适温度是指在睡袋中感到热但不是出大量汗水的那种热,一般定义情况为睡袋拉链打开,手臂放在外面,睡袋头部不收紧等。但是,现有的睡袋在野外使用时,由于面部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被蚊虫叮咬,并且在紧急情况下,由于睡袋的脚处是封闭的,不利于使用者快速伸出脚撤离现场,若直接为敞开设计,则无法对使用者脚部保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对使用者的面部进行防护,并且可以方便使用者快速撤离的睡袋。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睡袋,包括睡袋本体、保暖帽和防蚊机构,所述睡袋本体由上袋和下袋组成,所述上袋的左右两侧与所述下袋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上袋的后端从所述下袋的后端绕至所述下袋的底部并与所述下袋的底部通过固定机构连接,所述上袋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上袋的中部打开的第一拉链,所述保暖帽固定在所述下袋的前端,所述防蚊机构安装在所述保暖帽上。
[0005]进一步地,所述防蚊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和两个防蚊帐;所述保暖帽的帽沿处开设有弧形设计的收纳槽,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两端和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两端均上下间隔铰接在所述收纳槽的两端,其中一个所述防蚊帐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收纳槽内,其中一个所述防蚊帐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连接,另一个所述防蚊帐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之间。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杆上铺设有公魔术贴,所述上袋上对应所述保暖帽的位置处固定有与所述公魔术贴吻合的母魔术贴,所述公魔术贴与所述母魔术贴粘合后使所述第一转动杆固定。
[0007]进一步地,所述保暖帽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收纳槽闭合的第二拉链。
[000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共设置有两个,所述下袋的底部开设有两个连接槽,两个所述固定机构分别安装在对应的两个所述连接槽内,所述上袋的后端固定有收紧带,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弹性带和连接带,所述弹性带固定在所述连接槽内,所述连接带的一端与所述弹性带连接,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槽外并与所述收紧带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袋内对应两个手部的位置处分别固定有拉紧带。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袋上开设有两个伸出口,所述上袋上固定有用于分别将两个所述伸出口封闭的封闭面料。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袋上固定有用于对所述第一拉链的位置保暖的保温面料。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3]1、在本技术中,当需要使用防蚊机构时,通过将第一转动杆拉出转动槽并转动至上袋上,通过将第一转动杆上的公魔术贴与上袋上的母魔术贴粘合即可将第一转动杆固定在上袋上,此时第一转动杆通过另一个防蚊帐将第二转动杆拉出收纳槽,第二转动杆拉出时将其中一个防蚊帐撑起,使防蚊机构撑开将保暖帽的顶部盖上,且不影响使用者的正常呼吸,从而可以有效防止使用者的面部被蚊虫叮咬。
[0014]2、在本技术中,连接槽可以对固定机构进行安装,当上袋的后端将下袋的后端包住之后,通过收紧带可以将下袋的底部靠近后端收紧,可以对使用者的脚部有效保暖,且两个固定机构分别安装在上袋后端的左右两侧,通过连接带使弹性带与收紧带连接,弹性带具有弹性,可以使上袋在外力作用下与下袋的底部分开,当使用者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快速撤离现场时,只需要用脚向下将上袋的后端从下袋的底部蹬开,即可从上袋和下袋的敞口处伸出双脚快速撤离现场。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仰视图。
[0018]图4是图3中A部分放大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睡袋的展开图。
[0020]图6是本技术的侧视图。
[0021]图7是本技术的防蚊机构打开时的侧视图。
[0022]图8是图7中B部分放大图。
[0023]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睡袋本体;101、上袋;102、下袋;2、第一拉链;3、保温面料;4、封闭面料;5、母魔术贴;6、保暖帽;7、第二拉链;8、伸出口;9、第一转动杆;10、收纳槽;11、收紧带;12、弹性带;13、连接槽;14、连接带;15、拉紧带;16、公魔术贴;17、第二转动杆;18、防蚊帐。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6]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
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多个”指两个以上。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参见图1至图8。
[0028]本技术一种睡袋,包括睡袋本体1、保暖帽6和防蚊机构,所述睡袋本体1由上袋101和下袋102组成,所述上袋101的左右两侧与所述下袋102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上袋101的后端从所述下袋102的后端绕至所述下袋102的底部并与所述下袋102的底部通过固定机构连接,所述上袋101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上袋101的中部打开的第一拉链2,所述保暖帽6固定在所述下袋102的前端,所述防蚊机构安装在所述保暖帽6上。
[0029]在本实施例中,上袋101的前端的中间部分呈V型设计,可以为使用者的下巴让位,也可以使上袋101的前端两侧部分更好的对使用者的肩部覆盖住进行保暖,通过防蚊机构可以在使用者使用时,对使用者的面部进行保护,防止蚊虫叮咬,上袋101的后端将下袋102的后端包裹住,使上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睡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睡袋本体(1)、保暖帽(6)和防蚊机构,所述睡袋本体(1)由上袋(101)和下袋(102)组成,所述上袋(101)的左右两侧与所述下袋(102)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上袋(101)的后端从所述下袋(102)的后端绕至所述下袋(102)的底部并与所述下袋(102)的底部通过固定机构连接,所述上袋(101)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上袋(101)的中部打开的第一拉链(2),所述保暖帽(6)固定在所述下袋(102)的前端,所述防蚊机构安装在所述保暖帽(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蚊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杆(9)、第二转动杆(17)和两个防蚊帐(18);所述保暖帽(6)的帽沿处开设有弧形设计的收纳槽(10),所述第一转动杆(9)的两端和所述第二转动杆(17)的两端均上下间隔铰接在所述收纳槽(10)的两端,其中一个所述防蚊帐(18)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收纳槽(10)内,其中一个所述防蚊帐(1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17)连接,另一个所述防蚊帐(18)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杆(9)和第二转动杆(17)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9)上铺设有公魔术贴(16),所述上袋(101)上对应所述保暖帽(6)的位置处固定有与所述公魔术贴(16)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涛陈云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警安警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