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散热的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5711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散热的配电箱,高效散热的配电箱包括:箱体、箱门、支脚、进风口、第一过滤网、出风口、风扇、遮雨罩、第一散热孔、挡板、第二散热孔、第二过滤网、限位孔和限位杆;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使箱体内和箱体外的空气流通,风扇加速空气流速,使箱体内形成负压状态,加速外部空气进入箱体内的速率,提升散热效率。限位杆可在限位孔内移动,从而改变挡板的位置,即改变第二散热孔与第一散热孔的相对位置,当第二散热孔与第一散热孔重合时,外部空气可从第二散热孔进入箱体内,加快换热效率;当第二散热孔与第一散热孔错开,即挡板将第一散热孔遮挡,可在雨雪天等环境温度较低的天气,将第一散热孔关闭,实现挡板挡雨的作用。的作用。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散热的配电箱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箱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配电箱。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相关技术中,配电柜内部通常会存放大量的电力或通信设备,这些设备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难免会使配电柜内部的温度升高,配电柜内部高温就会严重影响到设备的正常工作,耽误正常工作日程,所以我们的配电柜的散热问题不容忽视。现有的配电箱缺少散热结构,有的直接在箱体侧壁开口,若雨雪天配电箱进水,以导致内部电路短路。因此,设计一种高效散热的配电箱确保散热效率的同时,提高配电箱的安全性,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高效散热的配电箱。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散热的配电箱,高效散热的配电箱包括:箱体、箱门、支脚、进风口、第一过滤网、出风口、风扇、遮雨罩、第一散热孔、挡板、第二散热孔、第二过滤网、限位孔和限位杆;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开口;箱门盖合在箱体的开口端,箱门的一端与箱体转动连接,且箱门的另一端与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散热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散热的配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开口;箱门,所述箱门盖合在所述箱体的开口端,所述箱门的一端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且所述箱门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相连接;支脚,所述支脚的直径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四个所述支脚的一端同时与所述箱体的底面相连接,且四个支脚的另一端同时与地面相贴合;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面上;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上方,且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所述箱体的底面相连接;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面上;风扇,所述风扇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方,且所述风扇与所述箱体相连接;遮雨罩,所述遮雨罩呈锥形,所述遮雨罩罩设在所述风扇的外侧,且所述遮雨罩与所述箱体相连接;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为长条形,若干个所述第一散热孔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且若干个所述第一散热孔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分布;挡板,所述挡板盖合在所述第一散热孔的一侧,且所述挡板嵌入所述箱体内;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为长条形,若干个所述第二散热孔设置在所述挡板上,所述第一散热孔与所述第二散热孔相连通,且所述第二散热孔与所述第一散热孔一一对应;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挡板远离所述第一散热孔的一侧,且所述第二过滤网与所述箱体的内壁相连接;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呈U型,两个所述限位孔同时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分别穿过两个所述限位孔后,两个所述限位杆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长军王刚刘浩宇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晟恒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