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加水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5695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加水加湿器,它包括机身及底座,底座固接在机身下方并与机身之间具有间隔空间,机身内设有贯穿机身底部的导风柱,底座的底部设有第一进气孔,底座内形成有一用于容置风机的容腔,该容腔具有一进气口和一出气口,出气口与该导风柱连通并在出气口与导风柱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进气口与该底座的第一进气孔连通,第一进气孔、容腔、导风柱之间形成唯一的出风通道。它具有如下优点:避免意外进水导致加湿器损坏。外进水导致加湿器损坏。外进水导致加湿器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加湿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技术介绍

[0002]加湿器是一种增加空气湿度的家用电器,常见的加湿器包括下加水加湿器和上加水加湿器。现有的上加水加湿器,多为一体式加湿器,水箱与震荡水槽是一体不分离的,水箱形成在机身内部,震荡水槽位于水箱内,且加水口设在机身上方,从机身上方开口直接给水箱加水,机身内部还设有用于将雾气吹出的导风柱,导风柱实际上位于水箱中,导风柱设有出风口,而且现有的上加水加湿器的风机设在机身(水箱)下方的底座中并与线路板放置在一起,且风机与线路板之间无空间遮挡,风机与导风柱连通以将风送入导风柱,当水从机身上方导入时,会出现水意外通过出风口进入导风柱中,最后流到风机,导致线路板在非正常湿度环境下工作,从而影响线路板的正常工作,或者即便只有少量或没有水通过导风柱出风口流到风机,由于导风柱与雾气始终是连通的,雾气也可通过导风柱侵入风机,进而导致线路板处于非正常湿度环境,从而影响线路板工作,最终导致加湿器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加水加湿器,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上加水加湿器,它包括机身及底座,底座固接在机身下方并与机身之间具有间隔空间,机身内设有贯穿机身底部的导风柱,该底座的底部设有第一进气孔,该底座内形成有一用于容置风机的容腔,该容腔具有一进气口和一出气口,该出气口与该导风柱连通并在出气口与导风柱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该进气口与该底座的第一进气孔连通,该第一进气孔、容腔、导风柱之间形成唯一的出风通道。
[0006]一实施例之中:该底座与机身之间的间隔空间设有香薰模块,该底座上设有接通加湿器外部与间隔空间的第二进气孔,该底座的底部还设有出气孔,该出气孔连通该间隔空间,该底座的底部凹设一隔绝凹槽,该出气孔和第一进气孔位于该隔绝凹槽内。
[0007]一实施例之中:该底座包括支撑架和底盖,该支撑架固接在机身下方,该底盖固接在支撑架下方,该间隔空间位于机身与支撑架之间,该容腔位于支撑架上,该第一进气孔位于底盖上,该第一进气孔与进气口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0008]一实施例之中:该底座包括支撑架和底盖,该支撑架固接在机身下方,该底盖固接在支撑架下方,该间隔空间位于机身与支撑架之间,该容腔位于支撑架上,该第一进气孔位于底盖上,该第一进气孔与进气口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该支撑架上设有使间隔空间连通出气孔的通风过孔,该出气孔位于底盖上,该第二进气孔位于支撑架上,该香薰模块设在间隔空间对应的机身侧壁上。
[0009]一实施例之中:该机身内部形成有水箱,且在水箱底部凹设振荡水槽,振荡水槽中设有振荡板,振荡水槽上盖接一导雾腔体,该导雾腔体包括下方的盖板和上方的导雾腔柱,
该盖板上设有过水通孔,该导风柱位于该导雾腔柱内。
[0010]一实施例之中:该机身上方盖接一出雾嘴,该出雾嘴上设有连通导雾腔体的出雾口和连通机身内部的加水口。
[0011]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0012]1、通过在底座内形成有一用于容置风机的容腔,容腔的出气口与该导风柱连通并在出气口与导风柱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容腔的进气口与底座的第一进气孔连通,第一进气孔、容腔、导风柱之间形成唯一的出风通道;即通过容腔将风机与线路板隔离,使整个出风通道与线路板隔离,且该出风通道直接连通道底座的第一进气孔,该第一进气孔在此案中功能有二:一是作为空气流进的口,二是作为出水口,当有水以外从导风柱的出风口流入,水经过导风柱流到风机后会直接从第一进气孔排出加湿器之外;从而保障加湿器线路板免受水汽的侵蚀,保障线路板正常工作,延长机器使用寿命,提高用户体验。
[0013]2.本案加湿器还设有香薰模块,具有香薰功能,外部空气自第二进气孔进入间隔空间,带走位于间隔空间的香薰模块发出的香气,流向底座的出气孔,在隔绝凹槽与桌面形成的闭合空间内,流出出气孔的气流转而经第一进气孔被风机吸入带到出风通道经导风柱的出风口吹出。
[0014]3、本案所述加湿器结构构思新颖、巧妙。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上加水加湿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7]图2为上加水加湿器底视图。
[0018]图3为上加水加湿器的剖视图之一(绘出了意外进水的水流流向)。
[0019]图4为上加水加湿器的剖视图之二(绘出了香薰气流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一,请查阅图1、图2和图3:
[0021]一种上加水加湿器,它包括机身1及底座,底座固接在机身1下方并与机身1之间具有间隔空间2,该间隔空间2用于置放线路板等。机身1内设有贯穿机身底部的导风柱31,该底座的底部设有第一进气孔41,该底座内形成有一用于容置风机32的容腔72,该容腔72具有一进气口和一出气口,该出气口与该导风柱31连通并在出气口与导风柱3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33以使出气口与导风柱31之间无缝密封连接,该进气口与该底座的第一进气孔41连通,该第一进气孔41、容腔72、导风柱31之间形成唯一的出风通道,风机32启动后,风从第一进气孔41进入经过容腔72再到导风柱31,从导风柱31的出风口出风。
[0022]该机身1内部形成有水箱11,且在水箱11底部凹设振荡水槽12,振荡水槽12中设有振荡板,振荡水槽上盖接一导雾腔体5,该导雾腔体5包括下方的盖板51和上方的导雾腔柱52,该盖板51上设有过水通孔511,水箱11中的水能够通过该过水通孔511不断地向振荡水槽12加水。该导风柱31位于该导雾腔柱52内,振荡水槽12中的水雾形成后会通过该导雾腔柱52飘出,通过在导风柱31出风口吹出的风的作用下,雾气被顺利的从导雾腔柱52吹出。该机身上方盖接一出雾嘴6,该出雾嘴6上设有连通导雾腔体的出雾口61和连通机身1内部的
加水口62。
[0023]当加水时,水从导风柱31的出风口流入后经容腔72直接到达第一进气孔41排出,不会影响到线路板,保证线路板的正常工作。
[0024]本实施例中,该底座包括支撑架7和底盖4,该支撑架7固接在机身1下方,该底盖4固接在支撑架7下方,该间隔空间2位于机身1与支撑架7之间,该容腔72位于支撑架7上,该第一进气孔41位于底盖4上,该第一进气孔41与进气口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34。
[0025]实施例二,请查阅图1至图4:
[0026]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该底座与机身1之间的间隔空间设有香薰模块8,具体是设在间隔空间2对应的机身1侧壁上,该香薰模块8以屉盒的方式插接在机身1侧壁上,便于更换。该底座上设有接通加湿器外部与间隔空间2的第二进气孔71,该底座的底部还设有出气孔42,该出气孔42连通该间隔空间2,该底座的底部凹设一隔绝凹槽43,该出气孔42和第一进气孔41位于该隔绝凹槽43内。
[0027]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及底座,底座固接在机身下方并与机身之间具有间隔空间,机身内设有贯穿机身底部的导风柱,该底座的底部设有第一进气孔,该底座内形成有一用于容置风机的容腔,该容腔具有一进气口和一出气口,该出气口与该导风柱连通并在出气口与导风柱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该进气口与该底座的第一进气孔连通,该第一进气孔、容腔、导风柱之间形成唯一的出风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该底座与机身之间的间隔空间设有香薰模块,该底座上设有接通加湿器外部与间隔空间的第二进气孔,该底座的底部还设有出气孔,该出气孔连通该间隔空间,该底座的底部凹设一隔绝凹槽,该出气孔和第一进气孔位于该隔绝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包括支撑架和底盖,该支撑架固接在机身下方,该底盖固接在支撑架下方,该间隔空间位于机身与支撑架之间,该容腔位于支撑架上,该第一进气孔位于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荣炜黄忠王跃能赵超强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众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