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涡旋式压缩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涡旋式压缩机,尤其,涉及一种吸入流路。
技术介绍
[0002]在涡旋式压缩机中,回旋涡旋盘和非回旋涡旋盘咬合而结合,在回旋涡旋盘相对于非回旋涡旋盘进行回旋运动的同时形成两个一对的压缩室。
[0003]压缩室由形成在外围的吸入压室、在吸入压室朝向中心部体积逐渐减小且连续形成的中间压室以及与中间压室的中心侧连接的吐出压室构成。通常,吸入压室贯通非回旋涡旋盘的侧面而形成,中间压室被密封,吐出压室贯通非回旋涡旋盘的端板部而形成。
[0004]另一方面,根据制冷剂吸入的路径,涡旋式压缩机可以分为低压式和高压式。低压式是通过将制冷剂吸入管连通到壳体的内部空间,来使低温的吸入制冷剂在经过壳体的内部空间之后被引导至吸入压室的方式,而高压式是通过将制冷剂吸入管直接连接到吸入压室,来使制冷剂在不经过壳体的内部空间的情况下直接被引导至吸入压室的方式。
[0005]对于低压式而言,吸入制冷剂的一部分在经过壳体的内部空间的同时冷却驱动马达,因此具有提高压缩机效率的优点。但是,由于与驱动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其中,包括:壳体,设置有低压部和高压部;制冷剂吸入管和制冷剂吐出管,所述制冷剂吸入管与所述低压部连通,所述制冷剂吐出管与所述高压部连通;驱动马达,设置于所述低压部的内部;回旋涡旋盘,结合于所述驱动马达而进行回旋运动;非回旋涡旋盘,与所述回旋涡旋盘咬合而形成压缩室;以及制冷剂引导件,设置于所述非回旋涡旋盘,将吸入到所述低压部的制冷剂引导为吸入到所述压缩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所述制冷剂引导件从所述非回旋涡旋盘的外周面延伸,所述制冷剂引导件与所述非回旋涡旋盘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离为所述低压部和所述高压部的高低压分离板,所述制冷剂引导件位于所述制冷剂吸入管和所述高低压分离板之间,所述制冷剂引导件从所述非回旋涡旋盘的外周面朝向所述壳体的内周面延伸,所述制冷剂引导件与所述非回旋涡旋盘为一体,所述制冷剂引导件与所述高低压分离板隔开预设的间隔。4.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其中,包括:壳体;高低压分离板,用于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离成低压部和高压部;制冷剂吸入管,与所述低压部连通;制冷剂吐出管,与所述高压部连通;回旋涡旋盘,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低压部而进行回旋运动,并且包括回旋端板部和从该回旋端板部延伸的回旋涡卷部,所述回旋端板部与所述制冷剂吸入管相邻配置;非回旋涡旋盘,设置于所述回旋涡旋盘的一侧,并且包括非回旋端板部、非回旋涡卷部以及非回旋侧壁部,所述非回旋涡卷部从该非回旋端板部延伸并与所述回旋涡卷部咬合而形成压缩室,所述非回旋侧壁部从所述非回旋端板部的边缘沿着轴向延伸,所述非回旋涡卷部的末端与所述制冷剂吸入管隔开;吸入引导凸部,从所述非回旋涡旋盘的非回旋侧壁部朝向所述壳体的内周面延伸;以及吸入引导通道,通过贯通所述吸入引导凸部的内部来使所述低压部和所述压缩室之间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所述吸入引导凸部在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或所述高低压分离板的内周面相邻的状态下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或所述高低压分离板的内周面隔开预设的间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所述吸入引导通道的一端在朝向所述制冷剂吸入管的方向上开口,
所述吸入引导通道的另一端在朝向所述压缩室的方向上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