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油管内油气流动动能充电的无线地下传感器网络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网络设备
,具体为基于油管内油气流动动能充电的无线地下传感器网络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是解决各类信息监测的主要技术手段。WSNs由大量资源受限的传感器节点组成,是一种无中心节点的全分布式系统。传感节点一般配置有感测单元、计算单元、存储单元和通讯单元等模块。传感器节点以随机部署或确定性部署的方式在监测目标区域内协作完成监测对象的感测、计算和数据传输任务,实现监测区域的长时间、不间断监测。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已应用在环境监控、科学探索、工业控制以及战场监测等领域。
[0003]管道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作为与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并驾齐驱的五大运输工具之一,管道运输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运用在气体、液体等流体的运输过程中。石油、天然气作为“工业的血液”,是国家的经济动脉,是国家的生命线,是现代文明发展的支柱,它对于经济、政治、军事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极大,因此,保证油气传输管道高效、安全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油管内油气流动动能充电的无线地下传感器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槽(2),所述夹持槽(2)的底端连接有螺纹杆(1),所述夹持槽(2)的上方连接有连接杆(11);传感器网络设备(6),其连接在所述连接杆(11)的上方,所述传感器网络设备(6)的背部设置有凸块(13);卡块(12),其安装在所述凸块(13)的外壁;防护壳(8),其安装在所述传感器网络设备(6)的后方,所述防护壳(8)的内部设置有滑道(15);挡板(7),其设置在所述传感器网络设备(6)的前方,所述挡板(7)的下方连接有磁铁(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油管内油气流动动能充电的无线地下传感器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槽(2)的结构为半包围结构,且螺纹杆(1)贯穿于夹持槽(2)的内部,并且传感器网络设备(6)通过连接杆(11)与夹持槽(2)之间构成卡合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油管内油气流动动能充电的无线地下传感器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通过滑道(15)与防护壳(8)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磁铁(14)与滑道(15)之间为粘合连接,并且挡板(7)的结构为L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油管内油气流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华平,雷勋伟,龚洪平,任虎,
申请(专利权)人:荆州市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