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光伏电池的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装置,包括:内设冷却通道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槽,质子交换膜电解槽上的反应用水进口与水输入机构相连接,质子交换膜电解槽与供电机构电连接,供电机构包括:光伏电池、电压转换器和蓄能电池;水输入机构包括:水槽、去离子器、水泵、汽化器;光伏电池、电压转换器、蓄能电池上都设置有散热器;所有散热器以及冷却通道依次连通;冷却通道出口连通至汽化器加热介质进口,汽化器加热介质出口连接至光伏电池的散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有效提高制氢效率并延长整个制氢装置的使用寿命。氢效率并延长整个制氢装置的使用寿命。氢效率并延长整个制氢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光伏电池的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绿氢以光伏、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的电力作为水电解槽的输入能源,将水转换为氢气与氧气并分离后,将氢气压缩或液化后输送、或是现场利用,制造过程中没有碳排放。水电解槽目前有三种技术路线,分别为碱性电解槽、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固体氧化物电解槽,它们的电解质、操作温度、转换效率各有不同。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具有无腐蚀性、操作温度低、转换效率高、可模块化等优点,是目前绿氢生产设备的主要研发方向。在电力来源与绿氢生产设备的集成应用上,光伏发电结合质子交换膜电解槽产氢设备是目前较佳的氢气来源解决方案,其模块化的特色可以使得产氢功率达到30MW以上,适合做为固定式制氢工厂,也能作为加氢站的撬装式现场制氢设备。
[0003]在目前的光伏发电结合质子交换膜电解槽产氢的设备运行过程中,尤其是在满工况时,设备发热量十分可观,这使得免部份接口零件长期承受很大的热应力,寿命大大缩短。因此系统冷却能力与能量利用率是光伏电池电解制氢系统的重大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光伏电池的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装置,其能充分利用设备产生的热量,从而避免零部件长期承受很大的热应力。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光伏电池的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装置,包括:内部堆叠设置有若干质子交换膜电解电池薄片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堆叠设置的质子交换膜电解电池薄片内部设置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设置有冷却通道进口和冷却通道出口,质子交换膜电解槽上设置有反应用水进口,反应用水进口与水输入机构相连接,质子交换膜电解槽还连接有水氢分离器和水氧分离器,质子交换膜电解槽与供电机构电连接,水输入机构包括:水槽、去离子器以及将水槽内的水输送至去离子器内的水泵;供电机构包括:光伏电池、电压转换器和蓄能电池,电压转换器与蓄能电池之间电连接,电压转换器与蓄能电池分别与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电连接,水输入机构还包括汽化器,汽化器上设置有汽化器水进口和汽化器水出口、以及汽化器加热介质进口和汽化器加热介质出口,去离子器输出端与汽化器进水口相连,汽化器出水口与反应用水进口相连通;光伏电池上设置有光伏组件散热器,电压转换器上设置有转换器散热器,蓄能电池中设置有电池散热器;所述的光伏组件散热器、转换器散热器、电池散热器、冷却通道依次连通;冷却通道出口连通至汽化器加热介质进口,汽化器加热介质出口连接至光伏组件散热器,汽化器加热介质出口与光伏组件散热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冷却液输入管和冷却液泵。
[0006]进一步地,前述的基于光伏电池的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装置,其中,所述的光伏电池包括若干光伏电池板,所述的蓄能电池包括集成设置的若干电池单元模块;所述的光伏组件散热器包括设置在每块光伏电池板底部的光伏电池板换热管,所有光伏电池板换热管
连通形成光伏电池板换热管组,光伏电池板换热管组设置有光伏电池板换热管组进口和光伏电池板换热管组出口;转换器散热器包括设置在电压转换器底部的转换器冷却管组,转换器冷却管组设置有转换器冷却管组进口和转换器冷却管组出口;电池散热器包括设置在电池单元模块外侧的若干电池冷却管排,电池冷却管排连通形成电池冷却管组,电池冷却管组设置有电池冷却管组进口和电池冷却管组出口;光伏电池板换热管组出口与转换器冷却管组进口相连通,转换器冷却管组出口与电池冷却管组进口相连通,电池冷却管组出口与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的冷却通道进口相连通,冷却通道出口连通至汽化器加热介质入口,汽化器加热介质出口连接至光伏电池板换热管组进口。
[0007]进一步地,前述的基于光伏电池的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装置,其中,汽化器与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的反应用水进口之间还设置有喷射器,所述的喷射器包括本体,本体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喷嘴。
[0008]进一步地,前述的基于光伏电池的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装置,其中,水氢分离器上设置有第一水输出管,水氧分离器上设置有第二水输出管,第一水输出管和第二水输出管均连接至水槽。
[0009]进一步地,前述的基于光伏电池的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装置,其中,水槽上设置有检测水槽液位的液位开关。
[0010]进一步地,前述的基于光伏电池的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装置,其中,所述的电压转换器为DC/DC电压转换器。
[0011]本技术的优点是:一、采用蓄能电池作为电力缓存,可以吸收谐波,使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电压稳定,当因天气因素光伏电池无法发电,蓄能电池可以作为应急电源。二、光伏电池上设置有光伏组件散热器,电压转换器上设置有转换器散热器,蓄能电池中设置有电池散热器,散热器能有效带走各零部件工作时的热量,从而降低设备温度,避免各元器件在长期的热应力作用下受损,从而有效延长整个制氢装置的使用寿命。吸收了各散热器以及质子交换膜电解槽中热量的冷却介质进入至汽化器中,使得电解用的去离子加热汽化,加热汽化的去离子水能更均匀的分布至质子交换膜电解槽中,从而能大大提高电解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基于光伏电池的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喷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5]如图1所示,基于光伏电池的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装置,包括:内部堆叠设置有若干质子交换膜电解电池薄片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槽1,质子交换膜电解槽1上设置有反应用水进口101,反应用水进口101与水输入机构相连接。质子交换膜电解槽1内的质子交换膜电解电池薄片之间设置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设置有冷却通道进口102和冷却通道出口103。质子交换膜电解槽1还连接有水氢分离器11和水氧分离器12。质子交换膜电解槽1电连接有供
电机构。水输入机构包括:水槽5、去离子器7、泵送水槽5内的水至去离子器7内的水泵6、汽化器8、喷射器13,如图2所示,喷射器13包括本体131,本体131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喷嘴132。汽化器8是一种热交换器,内部设置有换热管。汽化器8上设置有汽化器水进口81和汽化器水出口82以及汽化器加热介质进口83和汽化器加热介质出口84,汽化器出水口82与喷射器13相连通,所述的喷射器13与反应用水进口101相连通。供电机构包括:光伏电池4、电压转换器2和蓄能电池3,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压转换器2为DC/DC电压转换器。电压转换器2与蓄能电池3之间电连接,电压转换器2与蓄能电池3分别与质子交换膜电解槽1电连接,所述的光伏电池4包括若干光伏电池板,所述的蓄能电池3包括集成设置的若干电池单元模块。
[0016]光伏电池4上设置有光伏组件散热器41,电压转换器2上设置有转换器散热器21,蓄能电池3中设置有电池散热器31,所述的光伏组件散热器41、转换器散热器21、电池散热器31以及冷却通道依次相连通。本实施例中,光伏组件散热器41、转换器散热器21、电池散热器31以及冷却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光伏电池的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装置,包括:内部堆叠设置有若干质子交换膜电解电池薄片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堆叠设置的质子交换膜电解电池薄片内部设置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设置有冷却通道进口和冷却通道出口,质子交换膜电解槽上设置有反应用水进口,反应用水进口与水输入机构相连接,质子交换膜电解槽还连接有水氢分离器和水氧分离器,质子交换膜电解槽与供电机构电连接,水输入机构包括:水槽、去离子器以及将水槽内的水输送至去离子器内的水泵;供电机构包括:光伏电池、电压转换器和蓄能电池,电压转换器与蓄能电池之间电连接,电压转换器与蓄能电池分别与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水输入机构还包括汽化器,汽化器上设置有汽化器水进口和汽化器水出口、以及汽化器加热介质进口和汽化器加热介质出口,去离子器输出端与汽化器进水口相连,汽化器出水口与反应用水进口相连通;光伏电池上设置有光伏组件散热器,电压转换器上设置有转换器散热器,蓄能电池中设置有电池散热器;所述的光伏组件散热器、转换器散热器、电池散热器、冷却通道依次连通;冷却通道出口连通至汽化器加热介质进口,汽化器加热介质出口连接至光伏组件散热器,汽化器加热介质出口与光伏组件散热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冷却液输入管和冷却液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伏电池的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伏电池包括若干光伏电池板,所述的蓄能电池包括集成设置的若干电池单元模块;所述的光伏组件散热器包括设置在每块光伏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桓展,王成,何春辉,周佳琪,金碧辉,苏红艳,陈甲楠,赵亚丽,王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