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多功能自动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543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20
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多功能自动灌溉装置,包括外壳、储水箱、蓄电池、控制器、水泵、进水管、出水管及太阳能电池板;储水箱、蓄电池及控制器设在外壳内部,太阳能电池板设在外壳外部顶端,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控制器与蓄电池电连接;储水箱与供水水源通过进水管连通,进水管上设有电磁截止阀;水泵设在外壳内部底端,水泵与喷灌设施或滴灌设施之间通过出水管相连通,出水管分两路输出并包括主灌溉水路和备份预留灌溉水路,两路灌溉水路上均设有电磁截止阀;水泵电控端与控制器电连接;全部电磁截止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灌溉水路上设有土壤湿度传感器和环境温度传感器且与控制器电连接;储水箱内部设有水位传感器;储水箱上端设有营养液加注管。液加注管。液加注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多功能自动灌溉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利灌溉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多功能自动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农业生产和城市绿化中,需要对农作物或城市绿地进行灌溉,而目前的灌溉方式多为人工灌溉,但人工灌溉通常会根据以往掌握灌溉经验进行操作,不能根据未来天气变化及时调整灌溉量,例如在下雨前数个小时进行大量浇灌,从而导致造成水资源浪费或植物受损,同时也增加了农作物种植或城市绿地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多功能自动灌溉装置,可根据土壤实时温度和湿度调整灌溉量,且由太阳能进行供电,不但可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而且可以有效降低使用成本。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多功能自动灌溉装置,包括外壳、储水箱、蓄电池、控制器、水泵、进水管、出水管及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储水箱、蓄电池及控制器均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外壳外部顶端,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控制器与蓄电池电连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所述进水管位于储水箱上端,进水管的出水口与储水箱内部相连通,进水管的进水口通过第一电磁截止阀与供水水源相连通,第一电磁截止阀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控制器对第一电磁截止阀的启闭进行控制;所述水泵设置在外壳内部底端,水泵的进水口与储水箱内部空间相连通,水泵的出水口与出水管的进水口相连通,出水管的出水口分两路输出,一路作为主灌溉水路,另一路作为备份预留灌溉水路,在主灌溉水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截止阀,在备份预留灌溉水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截止阀,主灌溉水路及备份预留灌溉水路均与喷灌设施或滴灌设施相连通;所述水泵的电控端与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控制器对水泵的启停进行控制;所述第二电磁截止阀和第三电磁截止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控制器对第二电磁截止阀和第三电磁截止阀的启闭进行控制;在主灌溉水路及备份预留灌溉水路上分别设置有土壤湿度传感器和环境温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和环境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5]在所述储水箱内部设置有水位传感器,通过水位传感器对储水箱内的灌溉水的水位进行监测,水位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6]在所述储水箱上端设置有营养液加注管,营养液加注管的出液口与储水箱内部相连通,营养液加注管的加液口位于外壳外部,在营养液加注管的加液口底端设置有过滤网。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08]本技术的基于太阳能供电的多功能自动灌溉装置,可根据土壤实时温度和湿度调整灌溉量,且由太阳能进行供电,不但可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而且可以有效降低使用
成本。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基于太阳能供电的多功能自动灌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实施例中太阳能供电电路原理图;
[0011]图3为实施例中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
[0012]图4为实施例中土壤湿度传感器的电路原理图;
[0013]图5为实施例中环境温度传感器的电路原理图;
[0014]图中,1—外壳,2—储水箱,3—蓄电池,4—控制器,5—水泵,6—进水管,7—出水管,8—太阳能电池板,9—第一电磁截止阀,10—第二电磁截止阀,11—第三电磁截止阀,12—土壤湿度传感器,13—环境温度传感器,14—水位传感器,15—营养液加注管,16—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6]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多功能自动灌溉装置,包括外壳1、储水箱2、蓄电池3、控制器4、水泵5、进水管6、出水管7及太阳能电池板8;所述储水箱2、蓄电池3及控制器4均设置在外壳1内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8设置在外壳1外部顶端,太阳能电池板8通过控制器4与蓄电池3电连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8对蓄电池3进行充电;所述进水管6位于储水箱2上端,进水管6的出水口与储水箱2内部相连通,进水管6的进水口通过第一电磁截止阀9与供水水源相连通,第一电磁截止阀9与控制器4电连接,通过控制器4对第一电磁截止阀9的启闭进行控制;所述水泵5设置在外壳1内部底端,水泵5的进水口与储水箱2内部空间相连通,水泵5的出水口与出水管7的进水口相连通,出水管7的出水口分两路输出,一路作为主灌溉水路,另一路作为备份预留灌溉水路,在主灌溉水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截止阀10,在备份预留灌溉水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截止阀11,主灌溉水路及备份预留灌溉水路均与喷灌设施或滴灌设施相连通;所述水泵5的电控端与与控制器4电连接,通过控制器4对水泵5的启停进行控制;所述第二电磁截止阀10和第三电磁截止阀11均与控制器4电连接,通过控制器4对第二电磁截止阀10和第三电磁截止阀11的启闭进行控制;在主灌溉水路及备份预留灌溉水路上分别设置有土壤湿度传感器12和环境温度传感器13,土壤湿度传感器12和环境温度传感器13均与控制器4电连接。
[0017]在所述储水箱2内部设置有水位传感器14,通过水位传感器14对储水箱2内的灌溉水的水位进行监测,水位传感器14与控制器4电连接。
[0018]在所述储水箱2上端设置有营养液加注管15,营养液加注管15的出液口与储水箱2内部相连通,营养液加注管15的加液口位于外壳1外部,在营养液加注管15的加液口底端设置有过滤网16。
[0019]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一次使用过程:
[0020]本实施例中,太阳能供电电路采用图2所示的电路原理图进行设计制造,保证控制器4可以不间断检测蓄电池3的工作状态,以决定蓄电池3的充电电流,防止过充。控制器4具体采用图3所示的电路原理图进行设计制造。土壤湿度传感器12采用图4所示的电路原理图
进行设计制造。环境温度传感器13采用图5所示的电路原理图进行设计制造。
[0021]在正式启动灌溉前,首先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12和环境温度传感器13对土壤湿度和环境温度进行数据采集,这些数据直接传递给控制器4进行分析,当控制器4判断需要启动灌溉时,会首先控制第二电磁截止阀10或第三电磁截止阀11开启,之后控制水泵5的启动,由水泵5将储水箱2内的灌溉水直接输送到喷灌设施或滴灌设施。
[0022]随着储水箱2内水位的逐渐降低,当水位传感器14监测到灌溉水的水位降低到下限水位时,控制器4会根据水位反馈数据第一时间控制第一电磁截止阀9开启,进水管6开始向储水箱2内注水,当水位升高到上限水位时,控制器4会根据水位反馈数据控制第一电磁截止阀9关闭,注水结束。
[0023]此外,还可根据植物特性向灌溉水内加入营养液,进而在灌溉过程中就可以实现对营养液的施加,具体通过营养液加注管15向储水箱2内加注营养液,使营养液混入灌溉水中,另外通过加液口底端的过滤网16还可以有效阻止落叶或尘土等杂物进入储水箱2内,避免杂物混入灌溉水中而堵塞灌溉水路。
[0024]实施例中的方案并非用以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多功能自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储水箱、蓄电池、控制器、水泵、进水管、出水管及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储水箱、蓄电池及控制器均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外壳外部顶端,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控制器与蓄电池电连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所述进水管位于储水箱上端,进水管的出水口与储水箱内部相连通,进水管的进水口通过第一电磁截止阀与供水水源相连通,第一电磁截止阀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控制器对第一电磁截止阀的启闭进行控制;所述水泵设置在外壳内部底端,水泵的进水口与储水箱内部空间相连通,水泵的出水口与出水管的进水口相连通,出水管的出水口分两路输出,一路作为主灌溉水路,另一路作为备份预留灌溉水路,在主灌溉水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截止阀,在备份预留灌溉水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截止阀,主灌溉水路及备份预留灌溉水路均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倩李佳洋宋博伟任萍李锦华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