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性塑料气切套管壁内残留痰液清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5400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用性塑料气切套管壁内残留痰液清除装置,其使患者取仰卧位,操作者向患者的气切套管内注入适量生理盐水,浸泡管壁约30s,将导尿管的气囊外壁及部分导尿管浸湿生理盐水,将浸湿的导尿管部分缓缓插入患者的气切套管内,进入长度约8cm,用注射器向导尿管内注入2mL空气,使气囊鼓起,且气囊鼓起的最大横径小于患者的气切套管的管径,将导尿管缓慢抽出,使患者的气切套管内的痰液粘在气囊的表面,使气囊将痰液带出,反复重复之前步骤,将患者的气切套管内的痰液清理干净,从而降低除痰价格,提高设备的除痰效果和实用性;包括注射器和导尿管,导尿管的一端与注射器的右端相连接,并且导尿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气囊。并且导尿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气囊。并且导尿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气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用性塑料气切套管壁内残留痰液清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用性塑料气切套管壁内残留痰液清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中气管切开术广泛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由于其属于侵入性操作,存在较多并发症,其中对呼吸道的影响最大,常合并肺部感染;因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往往都是危重患者,一旦发生呼吸系统感染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可导致疗程延长,经济费用负担加重,严重影响预后,死亡率亦明显升高。已知呼吸系统感染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痰液明显增多,而患者在行气管切开术后,由于其呼吸道失水情况会加重,致使痰液粘稠度明显增加、不易排出体外,即使予以雾化稀释痰液、吸痰处理,仍有痰液残留在气管套管壁内。而对于置入塑料气切套管的气管切开患者而言,由于塑料气切套管没有可被取下方便清洗的内套管,因此其壁内的残留痰液难以被彻底清洗掉,易形成痰痂发生堵管,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甚至使肺部感染加重。故如何有效地促进带有塑料气切套管的气管切开患者套管壁内残留痰液的清除成为医护工作者们需要迫切解决的棘手问题之一,目前的塑料气切套管壁内残留痰液清除方法,一般通过吸痰:吸痰前先用雾化稀释痰液,然后进行吸痰处理,但对于已形成的痰痂,即使多次吸痰,也难以彻底清除掉痰痂;且吸痰为入侵性较强的操作会将致病菌带入气道,加大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概率,甚至会造成已有肺部感染严重,或者通过气道湿化:对预防痰痂形成作用较佳,但对已形成的痰痂清除作用甚微,并且需要使用专门的湿化机器,价格昂贵,导致实用性较差,因此需要一种实用性塑料气切套管壁内残留痰液清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使患者取仰卧位,操作者向患者的气切套管内注入适量生理盐水,浸泡管壁约30s,将导尿管的气囊外壁及部分导尿管浸湿生理盐水,将浸湿的导尿管部分缓缓插入患者的气切套管内,进入长度约8cm,用注射器向导尿管内注入2mL空气,使气囊鼓起,且气囊鼓起的最大横径小于患者的气切套管的管径,将导尿管缓慢抽出,使患者的气切套管内的痰液粘在气囊的表面,使气囊将痰液带出,反复重复之前步骤,将患者的气切套管内的痰液清理干净,从而降低除痰价格,提高设备的除痰效果和实用性的一种实用性塑料气切套管壁内残留痰液清除装置。
[0004]本技术的一种实用性塑料气切套管壁内残留痰液清除装置,包括注射器和导尿管,导尿管的一端与注射器的右端相连接,并且导尿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气囊。
[0005]本技术的一种实用性塑料气切套管壁内残留痰液清除装置,还包括实验气切套管,实验气切套管的底端设置有进入口,实验气切套管的左端设置有排出口。
[0006]本技术的一种实用性塑料气切套管壁内残留痰液清除装置,注射器的前端设置有刻度。
[0007]本技术的一种实用性塑料气切套管壁内残留痰液清除装置,导尿管的表面设置有标记。
[0008]本技术的一种实用性塑料气切套管壁内残留痰液清除装置,导尿管由天然乳胶制成。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时,使患者取仰卧位,操作者向患者的气切套管内注入适量生理盐水,浸泡管壁约30s,之后将导尿管的气囊外壁及部分导尿管浸湿生理盐水,然后将浸湿的导尿管部分缓缓插入患者的气切套管内,进入长度约8cm,再用注射器向导尿管内注入2mL空气,使气囊鼓起,且气囊鼓起的最大横径小于患者的气切套管的管径,之后将导尿管缓慢抽出,使患者的气切套管内的痰液粘在气囊的表面,使气囊将痰液带出,之后反复重复之前步骤,将患者的气切套管内的痰液清理干净,并且除痰过程中会造成极短暂的堵塞气管,需要同时予以吸氧,从而降低除痰价格,提高设备的除痰效果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实验气切套管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技术图1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中标记:1、注射器;2、导尿管;3、气囊;4、实验气切套管;5、刻度;6、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5]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实用性塑料气切套管壁内残留痰液清除装置,包括注射器1和导尿管2,导尿管2的一端与注射器1的右端相连接,并且导尿管2的另一端设置有气囊3;使用时,使患者取仰卧位,操作者向患者的气切套管内注入适量生理盐水以2

3mL为宜,浸泡管壁约30s,之后将导尿管2的气囊3外壁及部分导尿管浸湿生理盐水,然后将浸湿的导尿管部分缓缓插入患者的气切套管内,进入长度约8cm,再用注射器1向导尿管2内注入2mL空气,使气囊3鼓起,且气囊3鼓起的最大横径小于患者的气切套管的管径,之后将导尿管2缓慢抽出,使患者的气切套管内的痰液粘在气囊3的表面,使气囊3将痰液带出,之后反复重复之前步骤,将患者的气切套管内的痰液清理干净,除痰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极短暂的堵塞气管,最好同时予以吸氧,从而降低除痰价格,提高设备的除痰效果和实用性。
[0016]本技术的一种实用性塑料气切套管壁内残留痰液清除装置,还包括实验气切套管4,实验气切套管4的底端设置有进入口,实验气切套管4的左端设置有排出口;在对患者的气切套管除痰前,先将导尿管2由实验气切套管4的底端插入至实验气切套管4的内部,再使导尿管2的气囊3由实验气切套管4的左端伸出,之后通过注射器1向导尿管2的内部注射空气,使气囊3鼓起,试好气囊3内注入的空气量,再对患者的气切套管进行除痰,从而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0017]本技术的一种实用性塑料气切套管壁内残留痰液清除装置,注射器1的前端
设置有刻度5;方便医务人员根据刻度5观察注入至气囊3内的空气量,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0018]本技术的一种实用性塑料气切套管壁内残留痰液清除装置,导尿管2的表面设置有标记6;方便医务人员将适量长度的导尿管2伸入至患者的气切套管内,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0019]本技术的一种实用性塑料气切套管壁内残留痰液清除装置,导尿管2由天然乳胶制成;天然乳胶表面的光洁度较高,刺激性较小,并且比较柔软,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0020]本技术的一种实用性塑料气切套管壁内残留痰液清除装置,其在工作时,首先在对患者的气切套管除痰前,先将导尿管2由实验气切套管4的底端插入至实验气切套管4的内部,再使导尿管2的气囊3由实验气切套管4的左端伸出,之后通过注射器1向导尿管2的内部注射空气,使气囊3鼓起,试好气囊3内注入的空气量,然后使患者取仰卧位,操作者向患者的气切套管内注入适量生理盐水以2

3mL为宜,浸泡管壁约30s,之后将导尿管2的气囊3外壁及部分导尿管浸湿生理盐水,然后将浸湿的导尿管部分缓缓插入患者的气切套管内,进入长度约8cm,再用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用性塑料气切套管壁内残留痰液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器(1)和导尿管(2),导尿管(2)的一端与注射器(1)的右端相连接,并且导尿管(2)的另一端设置有气囊(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用性塑料气切套管壁内残留痰液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实验气切套管(4),实验气切套管(4)的底端设置有进入口,实验气切套管(4)的左端设置有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芳霍速张途王小伟李小爽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