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晋华专利>正文

高安全性电子机械码盘安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509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安全性电子机械码盘安全锁,包括:壳体;锁舌;限位件,可活动地设于壳体内并能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限位件能阻挡住锁舌而使锁舌处于锁止状态,在第二位置时,限位件解除对锁舌的阻挡而使锁舌处于解锁状态;机械码盘锁结构,包括具有转动码盘以及码盘锁执行机构,码盘锁执行机构的作用端能作用于限位件而使限位件在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电子锁,包括控制面板以及电子锁执行机构,电子锁执行机构与限位件联动,而能使限位件在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之间切换。该安全锁是将电子锁与机械码盘锁相结合,使用电子锁进行开锁,更加方便快捷,作为应急之用,可使用机械码盘锁进行开锁,安全性更高。性更高。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安全性电子机械码盘安全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锁具
,尤其涉及一种高安全性电子机械码盘安全锁。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现有保险柜上有的采用机械锁,有的采用电子锁,但电子锁依然保留了机械钥匙开锁部分作为应急开锁方式,众所周知,机械开锁部分容易被技术开锁工具(即大家熟知的“万能钥匙”)打开,或者被人塞入异物导致机械开锁部分无法使用。
[0003]现有保险柜也常使用转盘式密码锁。转盘式密码锁具有保密性能高、结构结实可靠的优点。现有转盘式密码锁一般包括拨盘、刻度盘和转盘等,拨盘上设有环形刻度线,刻度盘上标有密码对齐线,刻度盘固定安装在门板上,三个转盘的中心孔与刻盘的伸入部分的外圆柱面间隙配合,拨盘伸入部分的外圆柱面与刻盘的伸入部分的内圆柱面间隙配合,拨盘与轮盘刚性联接,转动拨盘,通过轮盘上的拨点可带动转盘旋转,三个转盘之间也通过转盘上的拨点带动依次转动,这样按刻盘的刻度指示,正反方向转动拨盘,可以实现对密码开锁。如一专利号为ZL97234370.9(公告号为CN2377308Y)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拨盘式密码锁》披露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安全性电子机械码盘安全锁,包括:壳体(10);锁舌(20),可活动地约束在所述壳体(10)上,能外露出所述壳体(10)的外壁面而处于锁止状态以及收容于所述壳体(10)内而处于解锁状态;限位件(30),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壳体(10)内并能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限位件(30)能阻挡住所述锁舌(20)而使锁舌(20)处于锁止状态,在第二位置时,限位件(30)解除对所述锁舌(20)的阻挡而使锁舌(20)处于解锁状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械码盘锁结构,包括具有转动轴(41)的转动码盘(40)以及设于所述壳体(10)内的码盘锁执行机构,所述转动码盘(40)的转动轴(41)穿过所述的壳体(10)而与所述码盘锁执行机构连接,所述码盘锁执行机构的作用端能作用于所述限位件(30)而使限位件(30)在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电子锁,包括控制面板(90)以及与该控制面板(90)信号连通的电子锁执行机构,所述电子锁执行机构设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电子锁执行机构与所述限位件(30)联动,而能使所述的限位件(30)在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之间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安全性电子机械码盘安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转动码盘(40)之外的支撑架(14),所述支撑架(14)具有后部敞口以供所述转动码盘(40)收藏于其中的收容空间,所述转动码盘(40)的周缘外露出所述支撑架(14),并能相对所述支撑架(14)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控制面板(90)设于所述支撑架(14)的前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安全性电子机械码盘安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执行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0)内的驱动电机(92),所述的限位件(30)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92)的动力输出轴上而随动力输出轴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安全性电子机械码盘安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码盘锁执行机构包括:轮盘(42),设于所述转动码盘(40)的转动轴(41)的外端,而能随转动轴(41)一起转动,轮盘(42)的前端面上具有向前延伸的带动柱(421);多个转盘件(50),套设并轴向约束在所述转动码盘(40)的转动轴(41)上,且能够相对独立旋转,各转盘件(50)的前端面均具有前凸的拨点(431),各转盘件(50)的后端面固定有后凸的供相邻的后一个转盘件(50)上的拨点(431)带动的凸块(432),位于最后部的转盘件(50)的后端面上的凸块(432)能与所述轮盘(42)的带动柱(421)配合而在轮盘(42)的带动下转动,转盘件(50)的周沿具有径向内凹的第一缺口(510);连杆组件(70),包括依次铰接的至少两个杆体,连杆组件(70)具有相对所述壳体(10)固定的固定端以及能相对固定端的自由转动的自由端,该自由端上具有能卡入到多个转盘件(50)上的第一缺口(510)中的卡部(73),该卡部(73)与上述多个转盘件(50)上的第一缺口(510)形成限位配合,在转盘件转动状态下,带动连杆组件(70)下移并施压于所述限位件(30)而使限位件(30)移位至第二位置;第一弹性件(80),作用于所述的连杆组件(70),使连杆组件(70)始终具有复位至初始状态而解除对所述限位件(30)的施压的趋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晋华
申请(专利权)人:赖晋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