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玉生刘浩专利>正文

一种杀菌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照明装置中的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50583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杀菌薄膜,包括柔性基底和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表面的光催化涂层,所述光催化涂层包括粘结剂及纳米二氧化钛复合颗粒,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复合颗粒包括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及复合在所述纳米二氧化钛颗粒表面的金属纳米粒子或其改性粒子与金属单原子。该杀菌薄膜既能利用较宽的光谱进行高效杀菌,又能便捷地在其运用到照明装置中,并具有便捷更换的优点,满足市场对低成本、高效杀菌照明装置的需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杀菌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照明装置中的应用。其在照明装置中的应用。其在照明装置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杀菌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照明装置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杀菌薄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杀菌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照明装置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人们对无菌无污染的健康生活环境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如何用较低的成本创造一个无菌无污染的生活环境变得很有必要。每个家庭都安装有灯具等照明设备,如若每个灯具都具有杀菌作用,将会为每个家庭节省杀菌费用的同时,带来安全可靠的健康生活环境。因此开发便捷实用、可杀菌消毒的照明装置势在必行。
[0003]目前,市场上具有杀菌作用的照明装置,通过是通过在内部的发光装置或者外部设置光催化材料(如纳米二氧化钛),如CN200910105473.7。纳米二氧化钛可在紫外光源的激发下,产生光生电子空穴,对空气中的有机小分子(如甲醛、苯、乙醇)及细菌进行分解、灭活,从而达到杀菌、净化空气的作用。但现有的光催化材料都需要在紫外光下进行工作,可利用的光谱范围较窄,且紫外光对人体健康有害,杀菌效果不佳;此外,在照明装置中更换光催化材料不方便,有些甚至需要替换掉整个照明装置,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杀菌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基底和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表面的光催化涂层,所述光催化涂层包括粘结剂及纳米二氧化钛复合颗粒,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复合颗粒包括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复合在所述纳米二氧化钛颗粒表面的金属纳米粒子或其改性粒子以及金属单原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粒径为2nm-100nm,所述金属纳米粒子或其改性粒子的尺寸为1nm-30nm,所述金属单原子的尺寸为0.1nm-0.5nm。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杀菌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粒子或其改性粒子与所述金属单原子的质量之和为所述纳米二氧化钛颗粒质量的1%-5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粒子或其改性粒子与所述金属单原子中的金属元素独立地选自金、银、钯、钌、铜、镍、铁、钇、铱、钪、钼、钨中的至少一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涂层中,所述粘结剂的质量占比为1%-10%;所述光催化涂层的厚度为50nm-1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底的光透过率在70%以上;所述柔性基底的材质包括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二甲苯、聚二甲基硅氧烷、硅烷偶联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和全氟乙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粘结剂选自聚偏二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乙烯醇、紫外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石永刘玉生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刘玉生刘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