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清洁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5013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清洁底座,该清洁底座适于在待清洁表面上移动,清洁底座包括清洁辊、驱动清洁辊旋转的驱动装置、用于从旋转中且被浸湿的清洁辊上移除多余污液和固体垃圾的刮辊装置,刮辊装置包括第一刮擦部件和第二刮擦部件,第一刮擦部件和第二刮擦部件被配置成当清洁辊旋转时均接触清洁辊的一部分;第一刮擦部件优于移除粘附于清洁辊上的固体垃圾,而第二刮擦部件优于移除浸润于所述清洁辊上的多余液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清洁底座,通过设置有双刮擦部件的刮辊装置,其具有更好的移除清洁辊上的污液和固体垃圾,也使得清洁底座具有更好的表面清洁能力。清洁底座具有更好的表面清洁能力。清洁底座具有更好的表面清洁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清洁底座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家用清洁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清洁底座。

技术介绍

[0002]表面清洁设备,例如洗地机,通常利用清洁底座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洗和吸污。此类设备的清洁底座中通常设置有表面带有能够被液体润湿绒毛层的清洁辊,清洁辊在工作时,清洁液被转动的清洁辊施加到待清洁表面上,并且清洁辊在转动过程中,也能够同时与抽吸装置的抽吸力一起将待清洁表面上的污液拾起,而后送入到污液回收单元的污液回收箱中。
[0003]众所周知,上述表面清洁设备中的清洁辊在使用过程中常常被污液浸润,这部分污液如果不能及时清理,则会影响利用清洁辊继续向待清洁表面施加清洁液,而且还会影响清洁辊从待清洁表面拾取污液的能力。
[0004]为了解决清洁辊的污液清理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能够对清洁辊上的吸湿绒毛层进行刮除污液的刮辊装置。公开号为CN206434268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表面清洁设备,该设备中利用在刷辊后侧设置与刷辊干涩的后刮片方式实现对刷辊进行污液清理。公开号为WO2017059600A1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地面清洁器,该清洁器上通过在清洁筒的表面密封盖扣一水槽来实现清洁器上的污液清理。
[0005]上述方式中的刮辊装置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其对清洁辊移除污液的能力还是略显不足。因此,市场亟待推出刮液能力被进一步改善的刮辊装置以配置到表面清洁设备的清洁底座上以提高清洁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率改善型的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清洁底座。
[0007]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清洁底座,该清洁底座适于在待清洁表面上移动,所述的清洁底座包括清洁辊、驱动所述清洁辊旋转的驱动装置、用于从旋转中且被浸湿的所述清洁辊上移除多余污液和固体垃圾的刮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辊装置包括第一刮擦部件和第二刮擦部件,所述第一刮擦部件和第二刮擦部件被配置成当所述清洁辊旋转时均接触所述清洁辊的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刮擦部件在移除粘附于所述清洁辊上的固体垃圾的性能是优于所述第二刮擦部件的,而所述第二刮擦部件在移除浸润于所述清洁辊上的液体的性能是优于所述第一刮擦部件的。
[0008]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就所述至少一个清洁辊的旋转方向而言,所述的第二刮擦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刮擦部件的下游。
[0009]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刮擦部件包括多个齿状的凸起和位于相邻
两个所述凸起之间的间隙,所述多个凸起被配置成当所述清洁辊旋转时至少部分伸入到所述清洁辊的内部。
[0010]特别有利的方式可以是,所述的第一刮擦部件和第二刮擦部件之前具有间隔区,由所述第二刮擦部件从所述清扫辊上刮除的多余污液与/或小颗粒固体垃圾依次经过所述的间隔区、所述的间隙后流到所述刮辊装置的外部。
[0011]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二刮擦部件包括刮条,所述刮条被配置成当所述清洁辊旋转时接触所述清洁辊的一部分,所述的刮条沿平行于所述清洁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连续延伸。
[0012]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二刮擦部件位于第一刮擦部件的上方。
[0013]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刮擦部件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刮擦部件的硬度。
[0014]特别有利的方式可以是,所述的第一刮擦部件为塑料材质,所述的第二刮擦部件为金属材质。
[0015]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刮擦部件与所述清洁辊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所述第一刮擦部件与所述清洁辊之间的摩擦力。
[0016]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洁底座包括内部限定辊室的壳体,所述的清洁辊安装于所述的辊室内。
[0017]特别有利的方式可以是,所述的壳体包括一可分离的上盖,所述的刮辊装置设置于所述上盖的内壁面上。
[0018]在另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洁底座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污液盒,所述的污液盒位于所述清洁辊的后侧并毗邻所述的清洁辊设置,所述的刮辊装置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污液盒的正上方。
[0019]特别有利的方式可以是,所述的污液盒具有供污液与/或固体垃圾进入内部的输入口,所述的输入口朝向所述清洁辊布置,所述第一刮擦部件的下部靠近所述的输入口。
[0020]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清洁底座还包括用于将清洁液施加到所述清洁辊上的至少一个液体分配器;就所述至少一个清洁辊的旋转方向而言,所述的液体分配器位于所述刮辊装置的下游。
[0021]本专利技术的清洁底座,通过设置有双刮擦部件的刮辊装置,其具有更好的移除清洁辊上的污液和固体垃圾,也使得清洁底座具有更好的表面清洁能力。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表面清洁设备的立体图一,其中机体处于直立的存储位置;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表面清洁设备的立体图二,其中机体处于向后倾斜的使用位置;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表面清洁设备的分解图一,其中机体上的清洁液供应箱和污液回收箱从机壳上分离;图4为图2的表面清洁设备的清洁底座的剖视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表面清洁设备的分解图二,其中清洁液供应箱、污液
回收箱从机体的机壳上分离,上盖、污液盒从清洁底座的壳体上分离;图6为图5的污液盒的仰视视角下的立体图;图7为图6在A处的放大图;图8为通过图5中沿B-B方向截取的上盖的剖视图;图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污液盒的立体图,图10为附图9中沿C-C方向的污液盒的剖视图;图1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表面清洁设备的清洁液供给单元的原理示意图;图1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表面清洁设备的污液回收单元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详细说明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0024]为详细说明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0025]图1、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表面清洁设备10的示意图。表面清洁设备10包括机体11和清洁底座12。本例的表面清洁设备10为直立式清洁设备,机器在使用完毕后可以被直立式保持。
[0026]表面清洁设备10在待清洁表面清洁的过程中,清洁底座12支撑在待清洁表面上并能够沿待清洁表面移动。机体11的下部可枢转地安装到清洁底座12,机体11相对于清洁底座12可以在直立的停止位置(如图1)与向后倾斜的使用位置(如图2)之间转动。
[0027]在其他实施例中,表面清洁设备10不限于为直立机型,也可以是卧式、便携式等类型的设备。
[0028]表面清洁设备10上布置清洁液供给单元和污液回收单元。清洁液供给单元,用于存储对外供给清洁液,清洁液供给单元至少包括用于存储清洁液的清洁液供给箱3。污液回收单元,用于从待清洁表面移除用过的清洁液所转换成的污液以及移除位于待清洁表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清洁底座,该清洁底座适于在待清洁表面上移动,所述的清洁底座包括清洁辊、驱动所述清洁辊旋转的驱动装置、用于从旋转中且被浸湿的所述清洁辊上移除多余污液和固体垃圾的刮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辊装置包括第一刮擦部件和第二刮擦部件,所述第一刮擦部件和第二刮擦部件被配置成当所述清洁辊旋转时均接触所述清洁辊的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刮擦部件在移除粘附于所述清洁辊上的固体垃圾的性能是优于所述第二刮擦部件的,而所述第二刮擦部件在移除浸润于所述清洁辊上的液体的性能是优于所述第一刮擦部件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底座,其特征在于,就所述至少一个清洁辊的旋转方向而言,所述的第二刮擦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刮擦部件的下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刮擦部件包括多个齿状凸起和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凸起之间的间隙,所述多个凸起被配置成当所述清洁辊旋转时至少有部分伸入到所述清洁辊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刮擦部件和第二刮擦部件之前具有间隔区,由所述第二刮擦部件从所述清扫辊上刮除的多余污液与/或小颗粒固体垃圾依次经过所述的间隔区、所述的间隙后流到所述刮辊装置的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刮擦部件包括一刮条,所述刮条被配置成当所述清洁辊旋转时接触所述清洁辊的一部分,所述的刮条沿平行于所述清洁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连续延伸。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庄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恒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