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放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5007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送放工具,包括中空的中心杆,所述中心杆中部设置有流道;套设在所述中心杆上的卡瓦机构,所述卡瓦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中心杆上的卡瓦固定筒,以及设置在所述卡瓦固定筒和所述中心杆之间的卡瓦驱动筒;所述卡瓦固定筒上设置有可沿径向伸出的卡瓦,所述卡瓦的外壁上设置有外马牙扣;与所述中心杆套接的回接筒,所述回接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内马牙扣,所述卡瓦沿径向向外伸出时所述外马牙扣和所述内马牙扣相互咬合;其中,所述卡瓦驱动筒在所述中心杆上移动而推动所述卡瓦沿径向伸出或收缩。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承力更高的卡瓦支撑式结构,遇阻时更容易解卡,同时采用旋转加投球两种丢手方式,丢手更可靠。丢手更可靠。丢手更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送放工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送放工具,属于油气开发工具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油气藏的开发向低渗致密储层推进,井越来越深,特别是水平井水平段越来越长,在下管柱过程中,由于水平段管柱摩擦力大,管柱下入难度大,因此常常需要分两趟下入,先采用钻杆或钻铤重量大将管柱下部分送到位后丢手,上部直接采用尾管悬挂方式或回接上部管柱,传统送放工具是作为一个工具的一部分,不能任意组合,适用范围受限,同时大多采用弹片马牙扣方式,其承受拉力有限若管柱下入遇阻,解卡上提拉力空间受限,大多丢手方式单一,若丢手不成功,无补救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送放工具,采用承力更高的卡瓦支撑式结构,遇阻时更容易解卡,同时采用旋转加投球两种丢手方式,丢手更可靠。
[0004]为了实现以上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送放工具,包括:
[0005]中空的中心杆,所述中心杆中部设置有流道;
[0006]套设在所述中心杆上的卡瓦机构,所述卡瓦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放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中心杆(1),所述中心杆(1)中部设置有流道(11);套设在所述中心杆(1)上的卡瓦机构,所述卡瓦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中心杆(1)上的卡瓦固定筒(12),以及设置在所述卡瓦固定筒(12)和所述中心杆(1)之间的卡瓦驱动筒(13);所述卡瓦固定筒(12)上设置有可沿径向伸出的卡瓦(14),所述卡瓦(14)的外壁上设置有外马牙扣(15);以及与所述中心杆(1)套接的回接筒(3),所述回接筒(3)的内壁上设置有内马牙扣(32),所述卡瓦(14)沿径向向外伸出时所述外马牙扣(15)和所述内马牙扣(32)相互咬合;其中,所述卡瓦驱动筒(13)在所述中心杆(1)上移动而推动所述卡瓦(14)沿径向伸出或收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放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1)的上端设置有连接上游组件的上接头(2),下端设置有导向头(30);所述导向头(30)的端部设置有导斜面,在连接所述回接筒(3)时,所述导斜面沿所述回接筒(3)内壁向内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送放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瓦固定筒(12)的下端连接所述中心杆(1)的下部,并且所述卡瓦固定筒(12)的中部和上部与所述中心杆(1)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形成环形第一腔体(16);所述卡瓦驱动筒(13)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16)的内部;当所述卡瓦驱动筒(13)在所述第一腔体(16)内沿轴向移动时推动所述卡瓦(14)沿径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放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瓦驱动筒(13)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凹凸结构,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包括第一凸起(18),所述第一凸起(18)之间设置有第一凹槽(19);所述卡瓦(14)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凹凸结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包括第二凸起(20),所述第二凸起(20)之间设置有第二凹槽(21);其中,卡瓦驱动筒(13)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凸起(18)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治民雷炜钱江胡顺渠李腾飞叶翠莲刘涛周怡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