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管用扩皮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4812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置管用扩皮器,包括:主体机构,防护机构,调节机构,其中,所述主体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一壳体、把手、杆体、第二固定块和针体,所述第一壳体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外侧壁,所述把手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于所述杆体的底部,使用者通过把手为着力点向下按压第二固定块和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受到挤压后通过限位槽和滚轮向上移动,并将针体刺入人体进行扩皮操作,通过针体前端采用斜面的结构,便于快速进入皮肤,减少扩皮时的创伤面,避免创伤面过大对后期的恢复愈合产生影响,也避免了出血过多的问题,并通过刻度尺确认针体进入人体后的深浅,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置管用扩皮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为置管用扩皮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手术当中,医生一般采用扩皮刀对患者皮肤进行扩皮操作,超声引导下的置管中,会用到扩皮刀,刀片所在的平面与皮肤表面呈二十到三十度插入皮下零点五到一厘米进行扩口,而现有扩皮刀在使用的过程中,扩皮刀进入人体深浅度和大小不易掌握,容易出现扩皮过小或过大的问题,为此,提出置管用扩皮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置管用扩皮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扩皮刀进入人体深浅度和大小不易掌握,容易出现扩皮过小或过大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置管用扩皮器,包括:主体机构,防护机构,调节机构。
[0006]其中,所述主体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一壳体、把手、杆体、第二固定块和针体,所述第一壳体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外侧壁,所述把手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所述杆体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于所述杆体的底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置管用扩皮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机构(1),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第一固定块(10)、第一壳体(11)、把手(12)、杆体(13)、第二固定块(14)和针体(15),所述第一壳体(11)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块(10)的外侧壁,所述把手(12)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外侧壁,所述杆体(13)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块(10)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固定块(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于所述杆体(13)的底部;防护机构(2),所述防护机构(2)包括第二壳体(20)、两个限位槽(21)、两个第一弹簧(22)、滚轮(23)和刻度尺(24),两个所述限位槽(21)开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块(14)的外侧壁,两个所述第一弹簧(22)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20)的内侧壁两侧,所述滚轮(23)安装于所述第一弹簧(22)远离所述第二壳体(20)的一端;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两个限位块(30)、两个滑槽(301)、两个第二弹簧(31)、两个插接杆(32)和两个插接槽(33),两个所述滑槽(301)开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育花罗萍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胸科医院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广州市结核病治疗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