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陡边坡永久支护与临时支护相结合的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高陡边坡永久支护与临时支护相结合的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山地项目因地势高差大、地质复杂的特点,往往设计有大量配套的边坡支护,结合现场地质条件及周围环境,边坡支护的形式有预应力锚索+框架梁、重力式挡墙、灌注桩等多种支护方式,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及正常使用。
[0003]本申请主要针对预应力锚索+框架梁的支护形式,边坡支护总高度为60米,分6级,每级高度10米,坡率为1:0.1~1:0.3。根据工艺流程做法,预应力锚索需在框架梁砼浇筑完成28天后才能进行张拉锁定,发挥锚固作用,而在这段过程中,即土方刷坡完成到预应力锚索张拉完期间,原始坡面均处于裸露状态,对于部分边坡坡面为沙包土、填土等较为松散的土质,一旦遇到下雨天,坡面土吸收大量水分,雨后在太阳的暴晒下,水分蒸发,坡面土变得松散,极易发生坍塌。
[0004]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永久支护结构与临时支护结构相结合的支护结构,以克服高陡边坡雨季施工可能发生坡面坍塌的情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陡边坡永久支护与临时支护相结合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应力锚索(1)、锚杆(2)、泄水管(3)、喷射混凝土面板(4)、框架梁结构(5)及排水沟(6);所述锚杆(2)阵列设置于边坡内,其末端锚头穿出坡面,所述喷射混凝土面板(4)设于坡面上,喷射混凝土面板(4)由钢筋网与混凝土组成,所述钢筋网于锚杆(2)位置的横纵向处设有加强钢筋,所述锚杆(2)的外露锚头与加强钢筋焊接固定,所述喷射混凝土面板(4)于上下两根锚杆(2)的中间位置设有预应力锚索(1),预应力锚索(1)穿入土层中,所述框架梁结构(5)设于喷射混凝土面板(4)表面,所述预应力锚索(1)朝外的一端固定于框架梁结构(5)的十字交叉处,且所述预应力锚索(1)处于绷紧状态;所述泄水管(3)设于边坡内,其朝外一端穿出喷射混凝土面板(4),所述排水沟(6)设于坡脚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陡边坡永久支护与临时支护相结合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华生,陈立煌,林环周,林孔炜,韩伟伟,周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