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赤峰市医院专利>正文

一种小儿静脉输液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465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儿静脉输液固定装置,包括上夹持环、下夹持环、安装组件,上夹持环外壁上设有一凸出部,凸出部上穿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设有浮动夹持板,浮动夹持环外轮廓与上夹持环外轮廓适配,连接杆一端设有浮动块,连接杆上还套装有拉簧,拉簧两端分别固接于浮动块及上夹持环上,上夹持环与下夹持环同一侧的外壁上分别设有永磁铁、导磁块。通过上夹持环、下夹持环共同对四肢进行固定,减少输液过程中,儿童四肢的摆动所产生的鼓针现象,同时通过设置浮动夹持板,使得能够对不同体型的患儿四肢进行固定,减少四肢摆动,通过设置安装组件,进而可将下夹持环安装在外部物品上,便于对下夹持环、上夹持环进行固定。上夹持环进行固定。上夹持环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儿静脉输液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
,具体为一种小儿静脉输液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由于儿童手部或腿部没有支撑与固定,且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导致针头穿刺较困难,同时输液过程中,四肢的摆动极易产生鼓针现象,反复扎针,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疼痛。
[0003]鉴于此,中国专利号CN202505876U公开的一种小儿四肢输液固定夹板,包括板体,其特点是:板体的四角分别开有纵向长条型的槽口,每两条同一水平线上的槽口之间连接粘结扣。它解决了目前儿童输液时易产生鼓针的问题,适应于输液时患者使用。
[0004]本申请也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对儿童静脉输液过程进行辅助固定的技术方案。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小儿静脉输液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小儿静脉输液固定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小儿静脉输液固定装置,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弧形的夹持环,两个所述夹持环分别定义为上夹持环、下夹持环,所述上夹持环及下夹持环之间围成用于对四肢进行固定的固定空间,所述下夹持环上设有安装组件,所述上夹持环外壁上设有一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上同轴滑配穿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入固定空间内的一端设有一环形的浮动夹持板,所述浮动夹持环外轮廓与上夹持环外轮廓适配,所述连接杆穿出凸出部的一端设有浮动块,所述连接杆上还套装有拉簧,所述拉簧两端分别固接于浮动块及上夹持环上,所述上夹持环与下夹持环同一侧的外壁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永磁铁、导磁块。
[0008]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上夹持环与下夹持环之间通过安装活页进行铰接。
[0009]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接于下夹持环外壁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水平滑动连接有两个调节块,两个所述调节块底部各设有朝下延伸的夹紧板,两个所述夹紧板之间围成一个夹紧空间,所述固定座上水平可转动地穿设有调节轴,所述调节轴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第二螺纹段,两个所述调节块分别螺纹套装在第一螺纹段及第二螺纹段上。
[0010]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座底部开设有供调节块卡合的、且能水平自由滑动的滑动槽。
[0011]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调节块上设有延伸至夹紧板上的筋板。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夹持环、下夹持环共同对四肢进行固定,减少输液过程中,儿童四肢的摆动所产生的鼓针现象,同时通过设置浮动
夹持板,使得能够对不同体型(主要指四肢粗细)的患儿四肢进行固定,减少四肢摆动,通过设置安装组件,进而可将下夹持环安装在外部物品上,便于对下夹持环、上夹持环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小儿静脉输液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立体结构的仰视角度示意图;
[0016]图3是图1中立体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0017]图中:1

夹紧板,2

固定座,3

活页,4

连接杆,5

拉簧,6

浮动块,7

凸出部,8

浮动夹持板,9

上夹持环,10

下夹持环,11

导磁块,12

永磁铁,13

第一螺纹段,14

调节块,15

第二螺纹段,16

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实施例
[0020]如图1

3所示,一种小儿静脉输液固定装置,包括两个通过安装活页3相互铰接的、弧形的夹持环,两个夹持环分别定义为上夹持环9、下夹持环10,上夹持环9及下夹持环10之间围成用于对四肢进行固定的固定空间,下夹持环10上设有安装组件,上夹持环9外壁上设有一凸出部7,凸出部7上同轴滑配穿设有连接杆4,连接杆4穿入固定空间内的一端设有一环形的浮动夹持板8,浮动夹持环8外轮廓与上夹持环9外轮廓适配,连接杆4穿出凸出部7的一端设有浮动块6,连接杆4上还套装有拉簧5,拉簧5两端分别固接于浮动块6及上夹持环9上,上夹持环9与下夹持环10同一侧的外壁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永磁铁12、导磁块11,通过永磁铁12与导磁块11的磁力吸附配合作用,进而使上夹持环9与下夹持环10进行固定。
[0021]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组件包括固接于下夹持环10外壁上的固定座2,固定座2内水平滑动连接有两个调节块14,两个调节块14底部各设有朝下延伸的夹紧板1,两个夹紧板1之间围成一个夹紧空间,固定座2上水平可转动地穿设有调节轴,调节轴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13、第二螺纹段15,两个调节块14分别螺纹套装在第一螺纹段13及第二螺纹段15上,通过转动调节轴,调节轴转动时,两个调节块14分别在第一螺纹段13及第二螺纹段15上螺纹旋合,由于第一螺纹段13与第二螺纹段15的螺纹旋向相反,使得两个调节块14将相对移动,进而驱动两个夹紧板1相对靠近,以夹紧外部护理床的床栏或者输液椅上的扶手。
[0022]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固定座2底部开设有供调节块14卡合的、且能水平自由滑动的滑动槽16,通过调节块14在滑动槽16内滑动并限位,以使调节块14滑动连接在固定座2内。
[0023]在本实施例中,调节块14上设有延伸至夹紧板1上的筋板,通过设置筋板,以便提高夹紧板1的刚性,使夹紧板1不易产生弯折变形现象。
[00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两个夹紧板1置于外部护理床的床栏或者输液椅的扶手上,然后转动调节轴,调节轴转动时,两个调节块14分别在第一螺纹段13及第二螺纹段15上螺纹旋合,由于第一螺纹段13与第二螺纹段15的螺纹旋向相反,使得两个调节块14将相对移动,进而驱动两个夹紧板1相对靠近,以夹紧外部护理床的床栏或者输液椅上的扶手,输液过程中,患者手部伸入上夹持环9、下夹持环10之间,然后翻转上夹持环9,使浮动夹持板8抵住患者四肢,并使导磁块11与永磁铁12靠近,通过永磁铁12对导磁块11产生的磁力吸附作用,使得上夹持环9固定于下夹持环10上,进而对患者四肢进行固定。
[002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静脉输液固定装置,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弧形的夹持环,两个所述夹持环分别定义为上夹持环(9)、下夹持环(10),所述上夹持环(9)及下夹持环(10)之间围成用于对四肢进行固定的固定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持环(10)上设有安装组件,所述上夹持环(9)外壁上设有一凸出部(7),所述凸出部(7)上同轴滑配穿设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穿入固定空间内的一端设有一环形的浮动夹持板(8),所述浮动夹持环(8)外轮廓与上夹持环(9)外轮廓适配,所述连接杆(4)穿出凸出部(7)的一端设有浮动块(6),所述连接杆(4)上还套装有拉簧(5),所述拉簧(5)两端分别固接于浮动块(6)及上夹持环(9)上,所述上夹持环(9)与下夹持环(10)同一侧的外壁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永磁铁(12)、导磁块(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静脉输液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环(9)与下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淼
申请(专利权)人:赤峰市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