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倪美琴专利>正文

一种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463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包括仿生母吸盘、主负压引流导管、仿生子吸盘、子负压引流导管、负压引流连接端口;所述仿生母吸盘通过所述子负压引流导管四周环绕式连接所述仿生子吸盘,所述仿生母吸盘上连接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其设置为起到缓冲作用微螺旋气液分隔的多腔导管结构,使液体与气体分隔流通,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的另一端用以与外接负压源相连接。小吸盘可以根据伤口面积大小数量增减,用以灵活应用于多种形状或面积的创伤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章鱼仿生学设计,将吸力向周围分散,从而使压力均匀覆盖伤口,构造合理,避免了传统吸盘吸力不均,易致伤口渗液积聚而感染的缺陷。液积聚而感染的缺陷。液积聚而感染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


[0001]本技术涉及伤口治疗设施
和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负压伤口治疗医用设施新
,特别是一种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为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技术的辅助耗材。

技术介绍

[0002]负压伤口疗法为近年来越来越普及的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辅助性治疗方法,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用内含有引流管的医用伤口敷料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连接负压源,通过负压引流创口过多渗血、渗液,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0003]传统的方法采用带孔皮管插在海绵材料中,利用海绵的微孔和优良的吸血、吸液特性,在负压源作用下形成。传统的方法存在吸引效率低、海绵利用率低,连接固定困难等不足。后期出现了一种创面负压引流疗法中用的负压引流吸盘,该吸盘能克服传统方法中采用带孔皮管插在海绵中进行负压引流中的不足之处,但是由于吸盘的结构为内开通道形式的双层结构,故不易歪曲变形将过滤层贴合到创面上形成负压空间,过滤层容易将引流孔堵塞,导致引流不畅。
[0004]目前临床上通常使用吸盘式引流管进行负压引流工作,而现有技术中的负压吸盘多为单吸盘设置且负压吸盘的吸附位置一般集中在伤口中央,容易出现负压死角,在引流时易造成吸盘阻塞,不便于患者进行护理和治疗,且吸盘的吸附效果较差,容易导致伤口渗液积聚,增加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尤其运用了章鱼吸盘的仿生原理,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单一式吸盘构造,添加了多个可自由拆卸的子吸盘,可任意黏贴于机体不同部位,子吸盘可以根据伤口面积大小数量增减,既可以适应不同的伤口形状,又可以使伤口吸引压力分散均匀,保持伤口360度负压吸引无死角,对吸引组织面粘合性好,有利于伤口彻底引流。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将吸力向周围分散,从而使压力均匀覆盖伤口,引流通畅,构造合理,进而更好的去除渗出物和含感染性的物质,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消退水肿、把创缘拉拢,收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仿生母吸盘1、主负压引流导管2、仿生子吸盘3、子负压引流导管4、负压引流连接端口5;所述仿生母吸盘1通过所述子负压引流导管4四周环绕式连接所述仿生子吸盘3,所述仿生母吸盘1上连接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2。
[0008]作为优选,所述仿生母吸盘1由一个母吸盘负压腔101、母吸盘自粘性膜102以及母吸盘吸附座103构成,其中,所述母吸盘自粘性膜102粘附在所述母吸盘吸附座103上用以固
定所述仿生母吸盘1,所述母吸盘吸附座103与所述母吸盘负压腔101连接,且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母吸盘负压腔101设置为章鱼头形状,增大了负压腔内部容积;所述母吸盘负压腔101上设置有螺旋连接端口104和主导管连接座105,所述螺旋连接端口104用以连接子负压引流导管4,继而连接所述仿生子吸盘3,所述主导管连接座105用以连接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2。
[0009]作为优选,所述仿生子吸盘3由一个子吸盘负压腔301、子吸盘自粘性膜302以及子吸盘吸附座303构成,其中,所述子吸盘自粘性膜302粘附在所述子吸盘吸附座303上用以固定所述仿生子吸盘3;所述子吸盘吸附座303与所述子吸盘负压腔301连接,且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子吸盘负压腔301设置为章鱼头形状,增大了负压腔内部容积;所述子吸盘负压腔301上设置有一个子导管连接座305,用以连接子负压引流导管4使所述仿生子吸盘3与所述仿生母吸盘1相互连通;所述母吸盘自粘性膜102与所述子吸盘自粘性膜302为硅胶材质。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2的末端设置有负压引流连接端口5,其上设置有鲁尔母接头52,可与相对应的鲁尔公接头51连接用以封闭负压腔或者与手动负压装置6相连,也可连接其他外接负压源;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2的管道设置为气液分隔的多腔导管结构,使液体与气体分隔流通,包括位于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2中央横截面为圆形的液体流通管道201以及横截面为豌豆形状的螺旋气体流通管道202,所述螺旋气体流通管道202呈膛线式放射状设置于所述液体流通管道201的外沿四周,所述液体流通管道201与所述螺旋气体流通管道202相互分隔;所述呈膛线式放射状旋转的螺旋气体流通管道202可以对负压气体的流通起到缓冲作用,进而维持负压平稳。
[0011]作为优选,所述母吸盘吸附座103靠内侧圆环上设置有散射状排列的母吸盘第一均压槽1031,其外侧圆环上设置有散射状排列的母吸盘第二均压槽1032,所述二者用以使分散腔内气压使其均匀分布在吸附表面;所述子吸盘吸附座303亦相应设置有散射状排列的子吸盘第一均压槽3031以及子吸盘第二均压槽3032。
[0012]作为优选,所述母吸盘负压腔101的内室壁上设置有多个向内延伸的分隔端106,所述分隔端106与所述母吸盘负压腔101的内室壁呈一体式结构,各分隔端106相互不相交,令各所述子负压引流导管4在所述母吸盘负压腔101内的引流导管延长端401相互分隔开来,以使腔内负压均匀通到各所述子吸盘负压腔301内。
[0013]作为优选,所述仿生子吸盘3通过所述子导管连接座305连接所述子负压引流导管4,所述子负压引流导管4的另一端设置为螺旋连接端口104,通过所述螺旋连接端口104将仿生子吸盘3连同所述子负压引流导管4设置为可拆卸结构,从而可根据伤口面积以及大小进行子吸盘数量增减,从而灵活应用于多种形状或面积的创伤面。
[0014]作为优选,所述母吸盘自粘性膜102和所述子吸盘自粘性膜302粘附在保护膜7之上,使用时,将所述保护膜与吸盘对应的位置剪切出吸盘负压腔直径大小的圆形流通口,所述保护膜用以覆盖直接与伤口接触的医用伤口敷料8。
[0015]作为优选,所述医用伤口敷料8可以做成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不同大小型号,以适合不同大小伤口;所述医用伤口敷料8包含壳聚糖止血粉、壳聚糖护创生物伤口敷料、羚氨基葡聚多糖钠生物胶体液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医用伤口敷料8为聚氨酯海绵。
[0016]作为优选,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的末端可与相对应的鲁尔公接头51连接用以封闭气压腔或者与手动负压装置6相连,也可连接其他外接负压源,所述手动负压装置6可包括
无菌注射器,所述外接负压源可以包括负压治疗仪。对于简易伤口可以无菌注射器抽真空,便于保持各吸盘有一定负压吸引力,简单实用,对于渗液比较多创面比较大的伤口,可以接负压伤口引流仪器如负压治疗仪引流。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仿生子吸盘通过子导管连接座连接子负压引流导管,进而设置为通过多个螺旋连接端口可拆卸式的,用以灵活应用于多种形状或面积的创伤面;
[0019]而呈膛线式放射状旋转的螺旋气体流通管道可以对负压气体的流通起到缓冲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仿生母吸盘(1)、主负压引流导管(2)、仿生子吸盘(3)和子负压引流导管(4);所述仿生母吸盘(1)通过所述子负压引流导管(4)四周环绕式连接所述仿生子吸盘(3),所述仿生母吸盘(1)上连接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母吸盘(1)由一个母吸盘负压腔(101)、母吸盘自粘性膜(102)以及母吸盘吸附座(103)构成,其中,所述母吸盘自粘性膜(102)粘附在所述母吸盘吸附座(103)上用以固定所述仿生母吸盘(1),所述母吸盘吸附座(103)与所述母吸盘负压腔(101)连接,且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母吸盘负压腔(101)设置为章鱼头形状,增大了负压腔内部容积;所述母吸盘负压腔(101)上设置有螺旋连接端口(104)和主导管连接座(105),所述螺旋连接端口(104)用以连接子负压引流导管(4),继而连接所述仿生子吸盘(3),所述主导管连接座(105)用以连接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子吸盘(3)由一个子吸盘负压腔(301)、子吸盘自粘性膜(302)以及子吸盘吸附座(303)构成,其中,所述子吸盘自粘性膜(302)粘附在所述子吸盘吸附座(303)上用以固定所述仿生子吸盘(3);所述子吸盘吸附座(303)与所述子吸盘负压腔(301)连接,且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子吸盘负压腔(301)设置为章鱼头形状,增大了负压腔内部容积;所述子吸盘负压腔(301)上设置有一个子导管连接座(305),用以连接子负压引流导管(4)使所述仿生子吸盘(3)与所述仿生母吸盘(1)相互连通;所述母吸盘自粘性膜(102)与所述子吸盘自粘性膜(302)为硅胶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2)的末端设置有负压引流连接端口(5),其上设置有鲁尔母接头(52),可与相对应的鲁尔公接头(51)连接用以封闭母吸盘负压腔(101)或者与手动负压装置(6)相连,手动负压装置(6)为注射器或负压球,也可连接其他外接负压源;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2)的管道设置为气液分隔的多腔导管结构,使液体与气体分隔流通,包括位于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2)中央横截面为圆形的液体流通管道(201)以及横截面为豌豆形状的螺旋气体流通管道(202),所述螺旋气体流通管道(202)呈膛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美琴
申请(专利权)人:倪美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