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科用医疗器械运输车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车
,尤其涉及一种急诊科用医疗器械运输车。
技术介绍
[0002]急诊医学科(室)或急诊医学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
[0003]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
[0004]医护人员经常推车医疗器械运输车在各个病房内奔波,当操作人员需要固定医疗器械运输车时,通常情况下,操作人员将车辆底部的两个万向轮上的刹车片踩压下去,当需要移动时,操作人员则需要将刹车片向上抬,这种操作方式,需要操作人员依次对万向车轮进行调节,不方便操作人员及时固定车辆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急诊科用医疗器械运输车。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急诊科用医疗器械运输车,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科用医疗器械运输车,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板(2),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2)之间并排设置有若干第一转动杆(21),所述第一转动杆(21)所述第一固定板(2)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转动杆(21)的外周面均设置有两个车轮(2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21)的外周面固定套设有圆管(211);所述壳体(1)内部对称穿设有螺管(3),两个所述螺管(3)的一端均延伸至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2)之间,两个所述螺管(3)的一端共同固定有第二固定板(31),所述第二固定板(3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连接板(32),所述连接板(32)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板(31)的一端固定有弧形压板(33),所述弧形压板(33)与所述圆管(211)数量及位置均相对应;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转动组件(4),所述转动组件(4)带动所述第二固定板(31)沿着所述壳体(1)高度方向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用医疗器械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4)包括第一固定杆(41),所述第一固定杆(4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壁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杆(41)的外周面转动设置有第一蜗杆(42),所述第一蜗杆(42)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固定杆(43),所述第二固定杆(43)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蜗杆(44),所述第二蜗杆(44)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三固定杆(45),所述第三固定杆(45)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1)的外部;所述壳体(1)内壁顶部对称设置有第四固定杆(46),所述第四固定杆(46)的外周面设置有螺杆(47),两个所述螺杆(47)的外周面固定套设有蜗轮(48),两个所述蜗轮(48)分别与所述第一蜗杆(42)及所述第二蜗杆(44)相互啮合,所述螺杆(47)的一端延伸至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宗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轩胜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