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皮肤损伤的胆道引流渗液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4417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少皮肤损伤的胆道引流渗液收集装置,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柔性底盘,柔性底盘呈扁圆形,柔性底盘的圆心处开设有通孔,柔性底盘的一侧固定有卡头,柔性底盘远离卡头的一侧涂有粘胶涂层;造口袋朝向柔性底盘一侧的中部连通有连通管,连通管安装于卡头内;第一排液管和进液管之间安装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套接于第一排液管的外壁,连接管的另一端套接于进液管的外壁;胆汁引流管的一端位于体内且与胆道相连通,胆汁引流管的另一端延伸至体外且插接于通孔内。该减少皮肤损伤的胆道引流渗液收集装置能够有效收集引流管处渗出的胆汁等引流液,避免胆汁对皮肤造成损伤,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皮肤损伤的胆道引流渗液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具体为一种减少皮肤损伤的胆道引流渗液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经皮经肝穿刺胆囊引流术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急性重症胆囊炎以及胆总管梗阻合并胆囊肿大者。本术式能够迅速达到胆囊减压的作用,同时还能注入药物,已达到治疗目的,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
[0003]经皮经肝穿刺引流术后的患者,需要长期的进行胆汁引流,现有的引流方式是通过引流管从胆道通到体外,进行引流排液。长时间放置引流管后会形成窦道,窦道形成后引流管与人体组织贴合不紧密,胆汁引流液会从管壁周边渗出,渗出的胆汁引流液对皮肤的损伤极大,长时间浸染皮肤会导致皮肤损伤。为此,提出一种减少皮肤损伤的胆道引流渗液收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皮肤损伤的胆道引流渗液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经皮经肝穿刺引流术后的患者,需要长期的进行胆汁引流,现有的引流方式是通过引流管从胆道通到体外,进行引流排液,但是,引流液会从管壁周边渗出,渗出的胆汁引流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皮肤损伤的胆道引流渗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底盘(1),所述柔性底盘(1)呈扁圆形,所述柔性底盘(1)的圆心处开设有通孔(3),所述柔性底盘(1)的一侧固定有卡头(4),所述卡头(4)位于柔性底盘(1)的圆心处,且所述卡头(4)与通孔(3)相连通,所述柔性底盘(1)远离卡头(4)的一侧涂有粘胶涂层(2);造口袋(5),所述造口袋(5)朝向柔性底盘(1)一侧的中部连通有连通管(6),所述连通管(6)安装于卡头(4)内,所述造口袋(5)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排液管(8);引流袋(11),所述引流袋(11)的顶部连通有进液管(10),所述第一排液管(8)和进液管(10)之间安装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的一端套接于第一排液管(8)的外壁,所述连接管(9)的另一端套接于进液管(10)的外壁;胆汁引流管(18),所述胆汁引流管(18)的一端位于体内且与胆道相连通,所述胆汁引流管(18)的另一端延伸至体外且插接于通孔(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皮肤损伤的胆道引流渗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液管(8)内安装有第一球阀(12),且所述第一球阀(12)的把手贯穿于第一排液管(8)的外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皮肤损伤的胆道引流渗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10)内安装有单向阀(13),所述引流袋(11)的底部连通有第二排液管(16),所述第二排液管(16)内安装有第二球阀(17),且所述第二球阀(17)的把手贯穿于第二排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娟朱海惠侯坤张艳黄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